发声器官发达、善于学习的鸟种,例如某些鸦类、椋鸟等,也学会了周围环境中的声音——电锯锯树木的声音、电话铃声、汽车发动机声等。
其实,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动物,经历了漫漫生物进化过程,都发展出了“聪明”的生存本领,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一只雉鸡,自己不孵卵,却能精确地控制沙堆温度来孵卵,用喙测量温度,热了就松土透气,冷了就堆土堆树枝叶。雉鸡不聪明吗?你只是没有看到而已。
鸟类也会学“外语”
鸟类是自然界中具有复杂发声行为的动物之一。鸟鸣是鸟类信息通讯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不同鸟种的物种间识别、种内不同个体识别、繁殖期配偶选择以及保卫领域。和哺乳动物靠喉部发声不同,鸟类主要通过“鸣管”和“鸣肌”来发声。“鸣管”是鸟类特有的、位于气管和支气管之间的一个特化的发声器官。在神经通路协调控制下,气流从肺穿过支气管到达鸣管,鸣肌和鸣膜相互协调运动,产生鸣声,再通过声道的共振过滤作用,从喙中发出,即我们听到的悦耳的鸟鸣声。
鸟儿是如何学会本种鸣声的呢?鹦鹉、蜂鸟、雀形目鸣禽,是目前科学家已知具有学习发声行为能力的三大类鸟,其他鸟种被认为依靠遗传发出鸣声。和人类学习语言相似,鸟类学习发声是由先天遗传作用和后天学习过程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学习的“敏感期”,聆听并且记住外界的“发声模板”,如幼鸟的双亲、兄长、或者其他鸟种的发声,之后通过不断地练习,依靠听觉反馈将自己的发声与记忆中的模板相比较,最终形成自己的鸣声。
鸟类的发声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学习同种鸣声、学习其它鸟种或者环境中的声音。“鹦鹉学舌”的本质,属于后者——即鸟类的“效鸣”行为。自然界中大约有15%到20%的鸟种具有“效鸣”行为。
鸟类学习本种的鸣声用于种内通讯交流,传递信息。那么,“效鸣”的鸟儿为什么要“学外语”呢?鸟类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这一行为,包括:1.一个个体通过模仿一种或几种其它鸟种鸣声,来制造一种假象,让其它的鸟类入侵者错误地认为周围有很多种/只鸟存在,以驱赶入侵者;2.错误地学习了其它鸟种的鸣声,尤其是那些分布区域重叠的不同鸟种;3.吸引第三方,通过模仿其捕食者或者捕食者竞争者的警报叫声,以引来第二种捕食者,使其错误地认为此处有“免费的午餐”,在两种捕食者为了猎物而“大打出手”时,它们便可以趁机溜走;4.实现巢寄生,为了避免被养父母识破自己的寄生身份,寄生的雏鸟会发出和寄主雏鸟相似的乞食叫声,以蒙混过关。
这些相关假说,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持,都解释了一部分鸟种的“效鸣”行为,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哪一种假说可以完全概括性地解释鸟类的“效鸣”行为。
鹦鹉曾被认为
是鸟类的始祖
鹦鹉的美有一种古典的味道,没错,鹦鹉就是一个古老的特种。汉代戴圣所记《礼记·曲礼篇》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汉代郑玄撰《礼记注》云:“鹦鹉,鸟之慧者。胧、蜀、岭南皆有之。”汉代许慎撰《说文解字》曰:“鹦,能言鸟之。鹦从鸟婴声,从鸟母声。”
鹦鹉的起源比这些诗文要早得多。不久前,考古学家宣布在丹麦西北部的摩尔斯岛地区发现了5500万年前的鹦鹉化石,这种鹦鹉叫“丹麦蓝鹦鹉”。
诺福克博物馆自然历史馆助理馆长大卫·沃特豪斯博士说:“这只古老鹦鹉保存下来的是一个上肱骨,这块小小的骨头携带了足够的特征,可以证明它是一只体型与黄冠鹦鹉相当的鹦鹉家庭成员。”
“丹麦蓝鹦鹉”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生活地域最靠北的鹦鹉种类。在南半球发掘出的鹦鹉化石最远可追溯到1500万年前,所以这次新发现表明,鹦鹉一开始应该是从北半球演化开的,后来才发展到南半球的热带地域。
鹦鹉在一段时期曾被认为是鸟类的始祖。1998年,人们在北美怀俄明州找到晚白垩世时期化石,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