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鸟类在这里找到了栖身之所
落日金黄色的余晖下,一群群丹顶鹤在静谧的水面上时而低头梳理羽毛,时而盘旋腾空而起,成群结队在天空中发出洪亮的鸣叫声。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迷人一幕。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就达5.8万公顷。
进入10月以来,气候逐渐变冷,越来越多的鸟类像丹顶鹤一样飞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冬。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和水域里,栖息着各种珍贵的鸟类。在一片褐黄色的芦苇围成的水泊上,3只白天鹅排成一队在水面上自由游弋,它们不时停下来,长长的脖子扎入水中寻找食物,偶尔还抬起头来欢快地鸣叫几声。
这一切,在傍晚的黄河入海口形成了鸟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成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湿地自然植被区。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龙杰介绍,这里的饵料非常丰富,而且气候适宜,对鸟类吸引非常大。现在正是候鸟飞临黄河入海口过冬的时节,每天到这里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鸟类由原来的187种增加到298种。
保护区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吸引了一些常见鸟类到这里生活,同时还有大量珍稀濒危鸟类也飞抵过冬或定居。“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增加到10种,二级增加到49种。尤其是原来属于候鸟的白鹳在这里变成了留鸟,东营市也因此获称‘中国东方白鹳之乡’。”李龙杰说。
李龙杰说:“这里是现在湿地保护效果最好的地区之一,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更多的候鸟变成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