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一般说唧鸟儿,并不是指所有的蝉,而是单指它!知道还有其他种类蝉的人,会把黑蚱蝉叫做麻唧鸟儿,或者大麻。
蝉在羽化为成虫之前被称做唧鸟猴儿,因为蝉的幼虫是佝偻状的,这就正和猴子的常见姿势相似,加上唧鸟猴儿本身铜黄色,又沾着刚出洞的满身泥土,颜色上也与猴子相似。
上文我们说到的,不少人用渔竿捉蝉,捉的就是这种黑蚱蝉。具体的方法,就是将自行车内胎烧化了,就变成黏性很大的胶状膏子,用它涂抹在钓竿的顶端,看准蝉的位置,缓缓靠近过去,瞄准后轻一抖手,就将蝉黏住了。这种方法需要练习,否则就如同前面说过的,蝉跑了,还顺带手撒一泡尿在你头上……其实所谓撒尿,是蝉在飞逃的同时,为了减轻体重而采取的本能行为。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鸟在起飞时,也是屎一把尿一把的,这和战斗机抛副油箱是一个道理。
另一种我们熟悉的蝉,叫做伏天儿。这个名字,是对它叫声的形象附会,此蝉比黑蚱蝉出来得晚,要到夏末秋初才大量出来,那可正是“三伏天”、“秋老虎”的时候啊,是最闷热难受的时节,它类似“伏天儿-伏天儿”的叫声和正符合在伏天出现的特点。这种“伏天儿”,学名叫做蒙古寒蝉,个头比黑蚱蝉小一号,身上黄绿色。
大家可能想到了中学时课文里有一句“寒蝉凄切”,这里的寒蝉说的可不是蒙古寒蝉,而是鸣鸣蝉。鸣鸣蝉,俗名是乌英哇。一看就知道,这又是以拟声词作为俗名的典型了。没错,这种蝉的叫声好像是“乌英-乌英-乌英-乌英-哇……”,这种叫声,有几分哀怨的味道,古人于是借物抒情,把它当做“凄切”的象征。这种蝉出来得最晚,要到八九月才多起来,只要不下雪,能一直活到十月以后。
最后我们要说一种北京最早出现的蝉。它一般六月初就纷纷开叫了,到了夏末就没了,所以跟鸣鸣蝉压根碰不着面。它的学名叫做蟪蛄,浑身有着晦暗的杂色,拿在手里觉得花不棱登的,但这种杂乱的颜色是它的保护色。蟪蛄,北京老话叫它“小热热儿”,它的确个儿最小。这种蝉一般见于近郊靠山的地方,所以相比前面说过的三种,见过它的人不多。 J058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