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的小型哺乳动物大脑体积要大于生活在乡村的个体
目前,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可能对于城市与乡村环境小型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育差异具有直接关系。由于过去百年内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使得小型哺乳动物能够生育大量后代,吞食许多虫子,并呈现出颅容量显著增大。
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B刊》杂志上,研究报告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态、进化和行为学系副教授埃米莉-斯奈尔-罗德(Emilie Snell-Rood)说:“城市和乡村野外环境生活的小型哺乳动物存在着较大的颅容量差异性,相比之下,城市环境下的哺乳动物拥有较大颅容量。然而,蝙蝠和鼩鼱与此相反,研究结果显示过去90年里,乡村野外生活的个体大脑颅容量大于城市环境的个体。”
埃米莉和她的同事检查了明尼苏达州地区过去百年来10种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环境的物种标本,这些头骨标本来自于明尼苏达大学贝尔博物馆哺乳动物收藏馆,其中动物标本包括:北方短尾鼩鼱、南方红背田鼠、冠蝙蝠、平原囊鼠、小棕蝠、草地野鼠、白足鼠、东部灰松鼠、鼩鼱和美国红松鼠。研究人员仅调查分析哺乳动物是由于博物馆内保存的标本更容易进行大脑体积测量,白足鼠和草地野鼠的大脑差异性最明显,生活在城市环境的个体比生活在乡村野外的个体颅容量大6%。相反地,生活在乡村的松鼠和蝙蝠的颅容量明显大于城市环境个体。
对于每种检测的哺乳动物,研究人员选择了相同性别和类似体型,因此不会出现由于人类提供更多食物出现的较大头部和大脑结构的动物个体。埃米莉称,哺乳动物在两种环境下的差异性可能归咎于认知适应性的差别。之前研究显示,城市环境中生活的鸟类发育较大的大脑结构,她猜测认为,由于城乡环境多样性以及危机四伏,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需要更高的灵活性来适应生存,而不像乡村野外环境寂静安全。
生活在乡村野外环境下的蝙蝠进化形成较大大脑结构,是由于它们需要识别更多的地形,才能达到最佳觅食效果。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杜鲁-贝利(Drew Bailey)说:“大脑组织需要一定的新陈代谢,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能量来发育和维持,我们的研究表明,物种生存进化无论趋向哪个方向,都会直接表现在大脑进化上。”
生活在高纬度的居民大脑发育更大,牛津大学研究显示,生活在北极圈的居民眼窝要大于生活在赤道的居民。但并不意味着北极居民就更加聪明,这仅意味着他们增加了视觉能力的大脑组织,从而增大了大脑体积。时间将证实是否人类活动诱导小型哺乳动物在漫长的进化竞赛中出现大脑体量变化。(悠悠)
相关阅读
人工老鼠心脏成功跳动 干细胞培育器官前景无限
老鼠果蝇视神经图成功描绘 或揭开人类大脑谜团
老鼠大脑"种"出小肝脏 人工器官培植现曙光(图)
化学物质使老鼠记忆力陡增3倍 未来或应用人体
NASA或隐瞒惊人发现 "火星老鼠和蜥蜴"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