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哈鱼对森林、河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功不可没
动物的迁徙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它们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还可能客死他乡。尽管如此,每到迁徙的时候,动物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进行着这场浩浩荡荡的旅程。动物翻山越岭地迁徙,大自然有什么精心安排?
很多动物在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都会带走一些东西。它们携带的东西对其他动植物来说可能很重要,这就使迁徙成为自然界里最重要的传递系统中心。比如以水果为食物的鸟类总是把种子带到离果树很远的地方,这就传播了种子。新的果树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为那里的动物提供了新的食物。不仅是鸟类,其他迁徙的动物也有同样的作用。在澳大利亚,灰头大蝙蝠的迁徙距离达2000千米,它们能把雨林的种子传播到30千米之外。以花蜜为食的动物,每次吸食花蜜的时候,都将花粉携带到身上,当它们再吸食同一种花的花蜜时,这些花粉就能帮助另外一株花受精、产生种子。在黑脉金斑蝶和红宝石喉蜂鸟的迁徙路途中,它们就以这种方式播下了上百万颗种子。
迁徙的动物并非仅仅携带种子和花粉,大马哈鱼在海里待了数月或数年之久,之后回到淡水环境的家。秃头鹰、大灰熊和很多其他动物都以大马哈鱼为食,而且大马哈鱼还是一个肥料的携带者。大马哈鱼的身体从海水中吸取养分,当它们产卵死去的时候,它们的身体破裂将这些养分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大马哈鱼提供的养料,溪流和森林里的植物和小生物就无法存活。
多米诺骨牌效应
马蹄蟹在沙滩上产卵
迁徙动物像流浪者一样,不断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旅途中的每一站都是动物的停歇地和中转站。这些国际旅客看似匆忙,却并不漂移,尤其在生物链上,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物种之间的联系,也严格遵守生物链环环相扣的法则,像一副多米诺骨牌,一旦中间的某一张倒下,就会影响到其他物种。
马蹄蟹(也叫作“鲎”),是地球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从古生代的泥盆纪就出现了,在地球上生存了近3.5亿年,被称为“活化石”。红腹滨鹬,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滨鸟。它们出生在北极,每年飞往南美洲的海岸线过冬,大部分时间在大西洋的上空度过。
从没有人注意到马蹄蟹和红腹滨鹬会有什么特殊关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红腹滨鹬的数量急剧减少,五年之内减少了70%,科学家才开始调查数量减少的原因。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马蹄蟹都潜伏在海床泥中。每年春天,成千上万的成熟马蹄蟹会迁移到海滩上,举行一年一度的产卵仪式。它们有10只眼睛,能面向光明,能得知月亮的周期。它们利用春天高涨的海潮迁移,在潮汐最高时到达大西洋海岸和海口湾。每个雌蟹由一个或多个雄蟹陪伴,在沙上挖出浅坑,雌蟹将卵埋在沙坑里,每个坑中产卵200~300粒,产卵之后再钻出来,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卵暴露在外面,这些散落在外面的卵就成了红腹滨鹬的食物。这些卵柔软,易消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帮助红腹滨鹬补充能量,更换羽毛,应付接下来的旅程。马蹄蟹产卵的高峰期只有两周,红腹滨鹬必须把握好时机,在准确的时间到达海岸,不能早也不能晚,如果错过自然界精心安排的这顿旅途中的大餐,它们接下来的旅途将不可想象。
另一方面,人们发现马蹄蟹很招鳗鱼和海螺的喜欢,而且容易采收,又是免费的,因此渔民大量捕捉马蹄蟹做鱼饵。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一年被捕捉的马蹄蟹就达200万只。谁能想到,马蹄蟹的减少会让红腹滨鹬几乎遭受灭顶之灾。之后,人们颁布法律保护马蹄蟹。而马蹄蟹9~10岁才成熟,而雌蟹产下的8万多颗卵中,只有约10颗能孵化长大成熟。因此,马蹄蟹和红腹滨鹬数量的恢复还有待于人类的持续保护。
下一站,哪里?
东方白鹳
2012年11月10日,500只东方白鹳抵达天津北大港湿地,这里是它们飞赴南迁的终点——鄱阳湖,或山东荣成湿地前的倒数第二站。它们累极了,也饿极了,低着头,不停地觅食。它们可能从俄罗斯的繁殖地出发,一站一站飞到这里。它们带着刚刚长成的新一代亚成鸟,在此地将做上长达半个月的休憩,待恢复体力后继续赶路。这种优雅的大型水鸟,是世界濒危物种,全球已不足2500只。在德国,东方白鹳被叫作“送子鸟”。德国人喜爱它们在自家的屋顶筑巢,将其视之为吉祥的鸟儿。而在中国,它们是野味经济链条中的高价猎物,一只全鸟烹饪后的菜价高达上千。对于熟悉东方白鹳的人来说,500只集中出现,着实令人不安。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候鸟不得不挤在所剩无几的湿地中停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有任何危险,就会全军覆没。天津北大港是渤海湾的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亚西线路上的必经之路。这500只东方白鹳集中出现,意味着它们可以选择的其他湿地已经消失殆尽。
近年来,城市化急速扩张,湿地不断被填平,成为陆地成为工业园。而海参养殖、滨海房地产,也在与候鸟及更多生物抢夺湿地资源……卫星照片上显示,渤海湾的湿地滩涂,一年比一年少。可以说,每一年候鸟归来,可以选择的健康湿地已越来越少。此外,绝户网的使用(编者注:“绝户网”是指那些网眼极小,往往只有一两厘米的渔网,这种渔网会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长期使用这种渔网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滨海湿地的渔业面临枯竭的危机,即便湿地还在,渔业资源也在不断下降,候鸟的食物没了,继续存活的希望也越来越小。
这眼前的500只东方白鹳,好不容易找到北大港。这里还有相对丰富的食物——人们愿意将养殖鱼塘的鱼贡献出来,供这些候鸟生存。然而,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生存条件下,这一批幸存儿,险些藏身毒海。11月11日,也就是这批东方白鹳到达北大港的第二天,人们发现,约有70只东方白鹳有中毒迹象,其中3只已经死亡。经过连续7天的救援,最终救起了13只东方白鹳,打捞起20具东方白鹳尸体,100多个其他雁鸭类的中毒死亡候鸟。经警方侦查,这批中毒候鸟死于盗猎分子的剧毒——呋喃丹。11月21日,一百多位志愿者聚集在北大港,为治愈的这13只东方白鹳做放飞。重返蓝天的飞羽精灵久久不愿离去,似乎是在诉说感谢,又仿佛在表达着它们的担忧。在它们的眼前,鄱阳湖仍然有盗猎者的枪声和天网。最新的水坝建设方案,也让更多候鸟保护工作者忧心如焚,一旦建立水坝,鄱阳湖适合候鸟觅食的栖息地将不复存,而需要依赖湖泊生存的迁徙水生物种——江豚,也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是的,对于迁徙动物来说,栖息地的完整和安全,是繁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栖息地,候鸟的下一站,只有灭绝!
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公众意识的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盗猎和栖息地保护的行列中来,为我们的子孙留存这些迁徙的生命和奇迹。
帮一把:身边的保护
不占有,是最好的爱
并不是什么动物都适合做宠物。在我国,花鸟市场和商业化放生的重大经济刺激,导致鸟儿正以1:20的存活率从自然界被捕捉。这意味着,我们在交易市场见到的1只活鸟,背后是挂在盗猎分子鸟网上的20只死鸟。这个伤害量并不亚于野味经济。
我们如何爱鸟?
答案:不占有,是最好的爱
首先,去观鸟吧!报名你所在城市的观鸟团体,跟随鸟导一起,到自然界中欣赏鸟儿。不要担心禽流感,观鸟的必备工具望远镜,昭示着观鸟是最佳的爱鸟方法——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起欣赏这些鸟儿最自由的美。
其次,贴上窗花防鸟撞。每年,全国各地的网民都在讲小鸟撞上玻璃后的案例,还上传到微博。鸟类在高速行进时,会一头撞上透明的玻璃。这些小鸟中,只有一部分有幸能在撞晕后恢复过来,但大部分都会立即死亡。许多观鸟团体推广贴窗花的方法,能增加鸟儿飞行中的识别度,避免撞上玻璃。
最后,当你发现鸟网、兽夹等野生动物盗猎工具,请用手机拍照,立刻拨打当地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安电话、110、或者你所在城市的护鸟团队热线电话,呼叫执法部门前来清理,将凶手绳之以法。
原文标题:翻山越岭,值得吗?
相关阅读
红颈鹬惊众人 行程1.6万公里创鸟类迁徙新纪录
"小红帽"童话背后藏科学 或可追踪人类迁徙路径
非洲沙漠下藏古河流 或为人类迁徙绿色通道(图)
组图-又逢角马迁徙时 狮群隔河相望欲狩猎大餐
气候变暖致海洋生物向两极迁徙 或改变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