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底播养殖啊?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09-11-30 |
|
|
什么是底播养殖啊? 虾夷扇贝养殖形式主要有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两种。
筏式养殖
海区与器材的选择:虾夷扇贝养殖应选择海水没有污染,饵料丰富的海区,流水要通畅。流速以0.4—0.6秒为最好;水深以10—25米为宜,底质以砾石沙泥底为佳;水温应常年在1—23度之间,夏季最高水温不超过25度,冬季不低于零下1度;养殖笼应选择笼径36厘米,网目3厘米或6厘米规格的网笼。
分苗的时间选择:适时分苗是缩短虾夷扇贝养殖周期的关键,一般虾夷扇贝的前期分苗工作在4月中旬开始至月底结束,中期分苗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之间完成。应避免在20度以上移动网笼,以免虾夷扇贝受到高温刺激造成大量死亡。
分苗规格与密度:虾夷扇贝筏式养殖生产要有一个合理的群体分布,一般放置规格3—4厘米的苗种,前期每层放贝苗25—30个,随着贝苗不断长大,中期每层放苗14—16个,后期每层放5—7个为宜。
分苗养成时应注意的问题:虾夷扇贝养殖大小苗要分开养成,这样既有利于虾夷扇贝的生长,同时为将来的收获打下基础;在分苗过程中,动作要快,干露时间要短,一般不能超过30分钟;分苗场所不要在露天海边,要安排在室内或大棚里进行,以防止风吹和日晒。如能在船上直接分苗则更为理想,这样苗种下海后不仅恢复得快,而且成活率也高。
贝、藻兼养:贝、藻兼养是一种较好的养殖形式,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水体,而且可以保持海区的生态平衡,使两者互利互补。贝、藻兼养一般分为区间养和绳间养。在虾夷扇贝养殖比较密集的海区适应采取区间养,即两个区养殖虾夷贝,一个区养殖海带,或者在同一个区65%的筏架放养虾夷扇贝,35%的筏架放养海带。根据海区的不同情况,也可按其它比例进行间养。
在潮流比较小的海区可以采用绳间养,即在海带养殖筏架上每隔2—3绳海带间养一笼虾夷扇贝,这两种做法均可达到虾夷扇贝和海带双丰收的目的。
海上管理:适时清除养殖笼上的杂物,防止贻贝、杂藻附着。在养成期间,要适时换笼,一般一个养殖周期要倒换3次笼,第一次在分苗养成的当月10月上旬,第二次在翌年的四月中、下旬,第三次在翌年的10月上旬。同时,随着虾夷扇贝的生长,要及时增加浮力,严防架子下沉,以免造成虾夷扇贝的死亡。在正常情况下,经过两年左右的生长,虾夷扇贝既可收获,每亩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底播放流增殖
虾夷扇贝底播放流增殖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发展快、效果明显的一种养殖方式,投资小、易管理,具有规模化养殖开发的优势,尤其适合海岛独特的海域条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虾夷扇贝底播增殖要获得好的收益,首先要选择好苗种的规格,一般底播规格应在3.5厘米以上,这样才能确保成活率,若苗种规格少于2厘米时,底播成活率很低。底播时间一年当中春秋两季即可,从四月下旬开始到五月中旬前结束的春季底播效果最好;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秋季底播次之。
底播密度一般要求每平方米25粒左右,密度过大,生长速度较慢,密度过少,不利形成种群优势。底播海区一般选择流水通畅,铒料丰富,底质以砂泥底,水深10—25米为最好。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观察发现,虾夷扇贝对环境条件要求并非十分严格,水深6—40多米而且不同底质的海区均可进行底播。
虾夷扇贝底播方式最好由潜水员到水下撒播,也可以在船上直接撒播。在虾夷扇贝底播前应由潜水员将底播海区的敌害生物清除干净,底播后一般情况下不可随意进入育播区,底播增殖区要坚决杜绝拖网和垂钓生产,从而保证虾夷扇贝免受敌害侵扰,使其正常快速生长。放流底播虾夷扇贝若管理得当,通过2—3年左右的生长,回捕率最高可达35%以上。虾夷扇贝养殖是新兴优势养殖项目,只要规划合理,养殖科学、管理得当,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现在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的由来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互相照应、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我搜集整理了一篇文章,有附图和详细的介绍,太长了(10页),图也贴不了那多,感兴趣的话,到这里吧:http://ishare.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1248987都江堰——中华民族智慧文明、科学创造的结晶——一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灿明珠。公元前256年秦昭襄工践位期间,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这项彪炳史册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使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无不为之倾倒。渠首三大主体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处。这里群山环抱,大江中流,气势恢宏,景色绝佳。堰功人物,代代相济;文人墨客,多会与此。特别是建国以来,共和国三代领袖及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政要和专家学者,均莅临巡视、观览和考查。这里山水所在,胜迹如云,景观随步,令人流连忘返。 都江堰灌区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历史上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灌区水利,星罗密布,各展风韵,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通济堰,碧水荡伯;黑龙滩、三岔湖、鲁班水库,湖光涟滟;龙泉洞穿,天工开物,灵水泉涌”。全灌区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彩虹起深谷,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 历史学过哦李冰修的你可以看看文化苦旅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有分流,沉沙的作用。它的建成给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源
|
上一个动物世界: 哪里有描写小动物动作的好句 下一个动物世界: 蛇在迷路时能回原路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