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有什么?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09-11-6 |
|
|
濒危动物有什么? 小熊猫目录[隐藏]
物种名称 外形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繁殖 生活习性 种群现状 保护措施建议 小熊猫牌香烟
[编辑本段]物种名称 【中文名称】:小熊猫 【拉丁学名】:ailurusfulgens 【俗名】:红熊猫,山门蹲,山闷蹲,九节狼,松狗,金狗,火狐,喔,锐,洛布久 【英文名】:redpanda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有竹丛的地方 【海拔上限】:3000 【致危因素】:过度捕猎,栖息地破坏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谱系记录,保护行动计划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尼泊尔,不丹,印度,锡金,缅甸 【分类地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小熊猫属(唯一种)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体形肥胖体长40~60厘米,体重约6千克,全身呈红褐色,四肢呈棕黑色,体毛长而蓬松,脸圆,具白色斑纹,唇、耳缘和颊白色,脸上有白斑,眼鲜艳;尾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9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颇显著,因此,中国四川省称为九节狼。小熊猫四肢粗短,背部毛色为红棕色,其眼眶和两颊甚至连嘴周围及胡须都是白色。最好看的是一条蓬松的长尾巴,其棕色与白色相间的九节环纹,非常惹人喜爱,“九节狼”的别名因此而得。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在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小熊猫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部和英国都有化石纪录。现代小熊猫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也见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和缅甸北部。生活于2000~3000米的高山林区或竹林内。栖居在树洞或石洞中,凌晨和黄昏出洞觅食。杂食性,吃竹笋、野果、嫩枝叶,或捕捉小鸟、小鼠、昆虫和鸟卵为食。常在树枝上攀爬,有时高卧树枝上休息。夏季喜欢在河谷地区活动;冬季蹲伏在山崖边或树顶上晒太阳。肛门部和前肢的趾间具分泌腺,繁殖期内散发较强的气味。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3~4月间发情交配,常发出求偶叫声。妊娠期3~5个月,每胎产2~3仔。初生幼兽脸和尾上都无斑纹。小猫熊和大猫熊一样喜欢吃竹子及小型鼠类等;善于攀爬;和其它大部分的食肉动物一样具有肛门腺,它们常将分泌物涂抹在领域内的凸出物上,以作领域标记之用;叫声通常为连续的短哨声或尖锐声;当被激怒时,会以后腿站立并且发出尖锐的声音。 小熊猫不仅在体型和牙齿结构上与浣熊类相同,而且在杂食性,爱清洁等习性上亦颇类似。性情温顺,易于饲养,是东亚的特产动物。中国多数动物园均有展出,饲养下寿命10余年。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能爬到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打瞌睡。如果要靠它迟钝的行动去捕获足够的猎物,自然是困难的。所以小熊猫已适应于杂食,且以植物为主。多食嫩叶、果实,有时也捕食小鸟和鸟蛋。中午和夜间睡眠,早晨和傍晚觅食,其馀时间爬上高树歇息。早春发情,生性善良的小熊猫,即使在繁殖期,同群雄性也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只是不容异群雄性闯入自己的领域,遇到异群个体入侵,则会一反常态,变得凶猛异常,立即展开争斗。夏季产仔,每胎一至三头,多半为二头。 栖居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地带。集小群,夜行性。感官不甚灵敏,性格机警、温顺,灵活、善攀爬。以竹叶、竹笋、树叶、果实、小鸟、鸟卵等为食。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四川省是我国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半径扩大,不少地区已开发为农区或沦为荒地,加之长期森林过度开发,森林资源急剧下降。在岷山山系的东南麓于近代尚广泛分布,但由于管理提供了数据资料。过去的10年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区域性小熊猫管理计划。中国也发展了中国小熊猫管理计划,并参与了全球性小熊猫管理计划。小熊猫的管理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kleiman,etal,1991)。 小熊猫的外形,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显然并非短尾大熊猫的亲族。 一般人多把食肉类动物视为猛兽,但小熊猫的性格却十分温顺文雅。一副小猫似的稚气脸谱,从来看不到愁容,颇能逗人喜爱。 小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二三千米的亚高山丛林中,平时数只结成小群活动。虽然小熊猫动作缓慢,显得笨拙,但攀爬技术高超,能稳稳当当地爬上树顶,甚至细树枝间,悠然自得地 拉丁文名→ eubalaenaglacialis 英文名→ northernrightwhales 科→露脊鲸科 现况→濒危 现存→300-600 背鳍位置→无背鳍 初生重量→1吨 成年重量→30-80吨 族群大小→1-3(1-12) 良好食区→较多 体态特征→身体短粗,没有背鳍,头大,且覆有角质瘤。体呈黑褐色,腹面颜色较浅,有云状或条纹状斑块,鳍肢和尾鳍均呈黑色。黑露脊鲸行动迟缓,喜栖息于水的上层,把整个背部露出水面,故名露脊鲸。 长须鲸在阿拉斯加奇奈峡湾国家公园出现的长须鲸长须鲸
目录[隐藏]
基本资料 濒危信息 分类 外型特征 习性 分布 食物 现状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学名:balaenopteraphysalus 英文名:finwhale,commonrorqual 别名:长箦鲸、鳍鲸、长绩鲸 [编辑本段]濒危信息 cites: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编辑本段]分类 域: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界:动物界(mam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目:鲸目(cetacea) 亚目:须鲸亚目 科:须鲸科(rorqual) 属:须鲸属 种:长须鲸 [编辑本段]外型特征 长须鲸体呈纺锤形,长约25米,体重约70吨,雌雄兽最大者可长达26.8米,最大体重有95吨。我国捕到的雌兽仅有20.3米,雄兽仅有18.4米。眼小,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喷气孔2个。上下颌周围和喷气孔周围有50~100条灰褐色感觉毛。背面青灰色,腹面白色。体后部有1个背鳍,胸鳍小,末端尖,尾鳍宽。喉胸部有50~60条,最多可达114条褶沟,褶沟达脐部。口大,口内每侧有鲸须约260~470片,平均为350~360片。颜色不一样,右侧的前约1/2为淡黄色,其余均为灰黑色,其中有许多角质板部分或整板呈白色,有时略带黄色。乳房1对。,左侧暗灰色。每侧须板260~480枚,右侧前20~30%的须白或黄色,其余深蓝灰色。1头长22.7m、重57.6吨的雌鲸,其脂肪重13.78吨,肉25.22吨,内部器官6.21吨,心脏0.13吨。肺和气管0.54吨。胃0.2,肠1.04,肾0.23,肝0.56,头骨2.62吨,脊柱4.76,肋骨1.89,颌1.25吨。 长须鲸的体形小于北极露脊鲸、黑露脊鲸和蓝鲸,居鲸类第4位。头部约占体长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体型庞大,头部颜色不对称,背鳍小,头上有纵脊,头部后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纹,是近距离鉴别的有利特征。右侧的下唇、口腔以及鲸须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侧则全部都是灰色。不对称的颜色有可能是由于摄食时是以右侧游泳所致。 [编辑本段]习性 多只或2~3只一起活动,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一般不在靠近沿岸。最高时速为20海里,下潜深度200米以内。食物为磷虾类、糠虾类、桡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也吃鲱鱼、秋刀鱼、带鱼等群游性鱼类和乌贼等。怀孕期11~12个月。幼仔出生时体长6.4米,8~10年性成熟。寿命90~100年。 潜行的深度最少是230米,比其他须鲸科更常见形成小型的族群体。喷气呈非常高耸、狭窄的气柱,高度在4至6米高。浮升动作的差别端视其为悠闲的海面游行,或为刚刚深潜后的行为。族群大小3~7。 [编辑本段]分布 长须鲸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主要以磷虾、糠虾、桡足类等为食;在北太平洋则食鲱鱼、秋刀鱼、带鱼和乌贼;在我国海洋主要吃磷虾。浅潜水时,每2~3分钟浮出水面换气1次,喷出雾柱高达6~10米;深潜水时,尾鳍常举出水面,下潜深度约200米,时间约15分钟,最长可持续20~30分钟。冬春季常出现于我国黄、渤海。肉、脂肪、皮骨、内脏、鲸须等均可利用。 [编辑本段]食物 长须鲸进食俯瞰图因为长须鲸属于须鲸,所以它们的食物主要为浮游性小甲壳类的磷虾和糠虾,亦以群游性小型鱼类为食。长须鲸用鲸须把食物过滤,然后吞下肚。它们进食时会以时速11公里的高速前进,然后张开嘴部,这会令它们每次吸下多达70立方米的海水。吸下海水后,它们会把嘴闭上,把海水透过其鲸须吐出,于是,海水会穿过鲸须重回大海,而小鱼、甲壳动物及其他食物就会被隔了出来,成为长须鲸的腹中物。一头成年的长须鲸口中的两边各有262到473块须板(baleenplates)。须板是由角质(keratin)组成的,由于经受长期的磨损,导致这些角质化为一些貌似毛发之物,称之为鲸须。这些鲸须最长可达76厘米,宽约30厘米。长须鲸通常会潜到水深超于200米之处,动用四个肺脏,让自己能在水中待久一点,以捕猎磷虾群。它们每张开口一次,就可以吸取到约10公斤的磷虾。一头长须鲸每天可吃掉1,800公斤的食物,因而科学家们从此数据推算出它们每天会用三个小时来进食,以补充消耗掉了的能量。若猎物的数量不足,或是处在过于深水的位置,长须鲸就得用更多的时间来寻找猎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长须鲸会以高速围绕猎物绕圈子,令猎物集成圆毬状,密度极高,此时长须鲸就会一口一口的把猎物过滤掉,吞进肚子去。[ [编辑本段]现状 在南半球本世纪初未开发前估汁有490000头,由于大肆滥捕,使其数量锐减。最高时1年(1937/38)捕杀18000多头,在1953/54年度捕杀27000多头,现估计那里仅有13000头。北太平洋原有53000头,现在2000头,北大西洋只有几千头。1976年世界已全面禁捕,宣布长须鲸为重点保护对象。鳁鲸又名:大须鲸 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aborealis 英文名:seiwhal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28 【分类地位】 真核生物域eukaryota 动物界fauna 脊索动物门phylum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ia;mammals 真兽亚纲tberia 鲸目cetacea 须鲸亚目mysticeti 须鲸科balaenopteridae 须鲸属balaenoptera 【分布】 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极水域。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偶有发现。 【形态特征】 哺乳动物,鲸的一种,外形像鱼,生活在海洋中,体长可达18米。体纺锤型,体表光滑无毛,背鳍小,身体背面黑色,腹部带白色。无外耳廓,耳孔甚小。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末端具水平尾鳍。头部巨大,口裂长,在上颚两侧生有角质的鲸须。外呼吸孔一对。 【生物学特性】 不成群。有季节性短距洄游现象。单配偶,妊娠期11-12个月,哺乳期6-7个月,一般两年一胎。潜水深度一般100米以内。摄食为滤食,主食浮游生物和磷虾类等。 【经济意义】 鲸油为重要工业原料,肉、尾鳍、背鳍可食用,皮为制革原料,肝脏、胰脏、卵巢、脑下垂体可入药,骨可制骨粉。短尾绒鼠短尾绒鼠chinapetwiki 中文名:短尾绒鼠(短尾龙猫) 俗名别名:短尾龙猫、毛丝鼠、栗鼠 英文名 拉丁学名:chinchillabrevicauda 品种:长尾种和短尾种,根据毛色不同还有紫灰、纯白、杏色红眼、丝绒黑、纯白、银斑等品种 地理分布: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习性:绒鼠喜干燥凉爽的环境,以5-25℃为宜,不喜欢强烈直射阳光,昼伏夜出,属夜行性动物.其性情温顺、胆小,喜欢安静的环境,对周围环境反应灵敏,受惊时发出较长的像哭一样的警报声;愤怒时发出像蛇一样的“嘶嘶”声或“呼噜”声;交配时发出像鸽子一样柔和的“咕咕”声。群体中雌龙猫处于支配地位,如果雌雄发生咬架,一般雌的获胜。但是雌雄在一起饲养时,相处十分和睦,很少斗殴。靠后肢坐立,利用前肢的小爪将食物送到嘴里,食量不大,且习惯一餐多次取食。 体形尺寸:体重:公400-500g/母450-800g;体长20-25cm;尾长7-15cm 食性:草本植物或灌木的皮、茎和枝条,仙人掌,干草和种子 繁殖方式:胎生 绒鼠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后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因其毛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使其遭到大规模捕杀,野生绒鼠于20世纪中叶绝迹。1922年,美国人m.f.chapman首先将8公3母共11只绒鼠带回美国加州,开始人工繁殖饲养。后又陆续捕捉较多野生绒鼠,逐渐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目前世界上绒鼠的饲养量约40-50万只左右,饲养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南北纬40度附近,这里的气候最适合其生长)。 绒鼠外形与兔和松鼠十分相似,体形小而肥胖,头部似兔,尾巴似松鼠。绒鼠有一双大而亮的眼睛,鼻侧长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胡须,触觉灵敏。耳朵大而薄,钝圆形。前肢短小,有5趾,后肢强壮,有4趾,善于跳跃。绒鼠背部和两侧毛呈灰蓝色(还有其它一些人工培育的颜色),腹部渐淡至白色,体毛分布均匀,每个毛孔一般能长出50~60根绒毛。
|
上一个动物世界: 动物肝脏中乳酸脱氢酶的提取过程和步骤? 下一个动物世界: 白狐一胎生几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