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国内一级保护动物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3-28 |
|
|
介绍几种国内一级保护动物 熊猫、东北虎、朱鹮、白鳍豚、娃娃鱼等 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长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藏羚羊介绍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形体健壮,头行宽长,吻部粗壮。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体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它们生活于青藏高原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芜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那尽是些“不毛之地”,植被稀疏,只能生长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而这些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美味佳肴;那里湖泊虽多,但绝大部分是咸水湖。藏羚羊成为偶蹄类动物中的佼佼者,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藏羚羊生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有长距离迁移现象。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是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学名:syrmaticushumiae 英文名:black-neckedlong-tailedpheasant 别名:地花鸡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 [编辑本段]动物简介 全长约70(雌)~160(雄)cm。雄鸟头顶橄榄褐,颈至上胸蓝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栗红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而饰亮蓝黑色三角形横斑;尾羽修长,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雌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横斑,下背和两翅浓染黑色块斑和虫慕状细纹;下体的棕褐色较浅淡,颏、喉及下腹纯淡棕白色,胸及上腹部和两胁渲染棕褐色横斑,并具黑色波状横纹;中央一对尾羽满布灰褐色细纹,具6~7道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外侧尾羽浓染栗红色,贯以黑色横斑,羽端白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深红色,嘴、脚黄褐色。栖息于海拔1000~28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沟谷地带,秋、冬季常见3、5只结群。杂食性,动物性食物约占10.6%,植物性食物约占89.4%。以壳斗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也食浆果等果实、植物嫩芽、叶、谷物及昆虫等。4月上旬繁殖,每窝产卵7~9枚,孵化期24~28天(刘小华,1991)。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特征: 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具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具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长,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黄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栖息于,疏林内.以橡实、浆果、嫩芽、树根及昆虫等为食.3~4月间多见一雄二雌结群活动,并开始筑巢产卵,巢筑于地面,每窝产卵多为7~9枚,浅肉色或略带枯叶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期约28天,雌鸟单独孵卵。 羽色:雌性不同 体型: 体重♂975g,♀620-746g;体长♂960-1045mm,♀471-500mm;嘴峰♂25-30mm,♀25-29mm;翅♂207-213mm,♀197-210mm;尾♂486-505mm,♀185-197mm;跗蹠♂60-67mm,♀53-63mm。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维西、永平、腾冲、潞西、永德、楚雄、景东、镇源、德宏、保山、大理、迪庆、思茅、武定,广西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天峨、百色为留鸟。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 [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500-3000m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疏林灌丛、草地和林缘地带,尤其喜欢在海拔1000-2000m、林下蕨类、蒿草和灌丛植物发达而又多岩石的山坡混交疏林和林缘地带活动。 迁徙:不迁徙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1树栖1只,活动和栖息地一般较为固定。活动时甚宁静,有时除踩踏落叶或觅食扒动树叶弄出声响外,一般毫无声响。性机警,活动和觅食时常有一只雄雉极为警觉,不时的伫立张望,发现情况立刻钻入草丛或灌丛逃跑,紧急时亦直接起飞上树,或向上、下坡飞翔。一般飞行较低而速度缓慢,飞行时能在空中转变方向。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期3-7月。一雄多雌制,2月末3月初群内即出现争偶现象。通常营巢于林下植物较为发达的混交林中,巢多置于大树脚下地面上或小灌木和小树旁地上,甚为隐蔽。巢较简陋,主要在地面凹处,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即成。巢的大小为外径24.0-31.0cm×22.0-30.0cm,内径16.5-18.0cm×18.5-21.0cm,深5.1-8.3cm。多在4月中上旬开始产卵,少数个体在3月中下旬即已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9枚,多为7-9枚。卵为椭圆形,浅肉色或微沾淡枯叶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据33枚卵的测量为34.5(32.9-36.0)mm×45.9(42.8-47.8)mm,重27.2(22.0-32.5)g。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8天或21-24天。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iucn濒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列为稀有种;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列为稀有种; 《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95年列入附录i。 白颈长尾雉名称:白颈长尾雉 学名:syrmaticusreevesii 别名:横纹背鸡 英文名:white-neckedlong-tailedpheasant 物种分类: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 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两广。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现状与保护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具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色或浅栗色,杂有细纹。尾羽长,橄榄灰色,具多数栗色宽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雌鸟体羽大部棕褐色。上体满缀以黑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栖息于海拔300~1000米的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多见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见于茂密的竹丛及下木间。喜集群,常呈3-8只的小群活动。多出入于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崎岖山地和山谷间。性胆怯而机警,活动时很少鸣叫,因此难于见到。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亦是先急跑几步再停下观察动静,如无危险,则悄悄走开或飞走;如发现敌害临近,则马上起飞,同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活动以早晚为主,常常边游荡边取食,中午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与孔雀、鸳鸯等相同,属雄性羽色鲜艳、雌性羽色普通类。 食性: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据李炳华(1985)等对白颈长尾雉的食性分析,春季主要吃紫云英、卷柏、马兰、看麦娘、半夏、半边莲、草、叶底珠、齿缘苦、繁缕、紫花地丁、石吊兰,以及萝卜、油菜的茎叶、香菇、木耳、稻谷、玉米和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夏季则主要啄食锦鸡儿、山胡椒、野鸦椿、猕猴桃、五味子、野葡萄和昆虫。秋季主要以果实和种子,特别是壳斗科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蕨类、谷粒、玉米,以及植物嫩芽、茎和根为食。常成群到取食地觅食。觅食地点较为固定,常到农田觅食,觅食活动主要在清晨和傍晚。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交配结束后雌雄各自分开。3月末即见雄鸟出现发情行为,雄鸟求偶炫耀为侧面型;发情时全身羽毛蓬松,并不断在雌鸟周围来回走动,身体略向雌鸟倾斜,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尾略张开,亦向雌鸟一侧倾斜,头向前伸,目视雌鸟,同时发出’gu-gu-gu’和ju-ju-ju’的叫声。交配时雄鸟啄住雌鸟头部羽毛,上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状如家鸡。营巢于林下或林缘岩石下、草丛中、灌丛间和大树脚下,甚为隐蔽,亦较简陋,主要以枯枝落叶和草茎构成,盘状。大小为外径24.0-29.0cm,内径14.0-20.0cm,深6.5cm。每窝产卵5-8枚,卵奶油色或玫瑰白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据10枚卵的测量为43.2-47.6mm×30.4-34.6mm,平均45.5mm×34.2mm,重24.7-27.3g。据在动物园测量的13枚卵的大小为46.2(41.5-48)mm×34.5(33-36)mm,129.1(24.5-32.5)g。每日或隔日产卵1枚,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24-25天。 [编辑本段]现状与保护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产鸟类,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t级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过去大量森林被砍伐,毁林开荒和林型改造,使白颈长尾雉的栖息生境遭到很大破坏,加之大量猎取,使种群数量日趋下降,数量稀少。据1984年在浙江开化县对白颈长尾雉典型栖息地的调查,夏季种群密度为3.5只/km2,冬季6.9只/km2。易饲养,在国内外动物园被饲养供观赏。 黑长尾雉目录[隐藏] 基本资料 濒危信息 形态特征 分布情况 生活习性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中文名:黑长尾雉 拉丁文名:syrmaticusmikado 中文学名:黑长尾雉 中文目名:鸡形目 中文科名:雉科 中文属名:长尾雉属 同物异名:calophasismikadoogilvie-grant,1906, 中文俗名:帝雉 拉丁文目名:galliformes 拉丁文科名:phasianidae 拉丁文属名:syrmaticus 拉丁文种名:mikado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ogilvie-grant,1906) 英文俗名:mikadopheasant [编辑本段]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生效年代:1997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 iucn濒危等级:生效年代: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未定生效年代:1996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雄鸟为大(86厘米)的华美黑色长尾雉。上背、胸部及腰羽羽缘闪紫蓝色光泽而与乌黑色的羽片中央部分生成明显的扇贝形图纹。尖尖的尾羽具黑色横斑和白色。两翼黑而具明显的白斑,次级及三级飞羽端白色。眼周裸皮绯红。雌鸟体型较小,下体杂灰,上体褐色,沾红黑色并具白色条纹。 虹膜-褐色;嘴-近灰;脚-带绿色。 叫声:告警时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节雄鸟发出尖厉哨音。 [编辑本段]分布情况 分布范围:台湾的特有种。产于台湾中部及东部。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etal.,1994)。为罕见留鸟,见于海拔1800~3000米的台湾中部山区。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长栖于下针叶林及混交林地带的密林,或竹林及阴坡灌丛。性谨慎而胆小。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针叶林、疏林峭崖间。主要取食野草莓、蕨类等绿色植物,兼食昆虫。 3~5月间繁殖,筑巢于密林地面上或树干上,以干树叶为材。每窝产卵5~8枚,乳白色。 [编辑本段]致危因素 ●过度捕猎:乱捕滥猎是主要致危因素。人们在高山区活动机会的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对黑长尾雉的狩 [编辑本段]保护措施 已采用的保护措施 列入濒危名录: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保护措施建议 ●保护措施建议在其主要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它孔雀雉 目录[隐藏] 名称 分类 特征 习性 分布范围 濒危等级
[编辑本段]名称 别名孔雀鸡 学名polyplectronbicalcaratum 英文名greypeacockpheasant(物种命名人及年代:(linnaeus,1758) ) [编辑本段]分类 属于雉科(phasianidae) [编辑本段]特征 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具发状冠羽。背、两翅及尾均具金属蓝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黑色,脚黑褐色,脚具二短距。雌鸟羽色较暗,眼状斑不很显著,尾短。 体形比金鸡稍小一些,雄性通体为褐色,各羽上布满了棕白色细点和横斑,头上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冠羽,在颈后边还披有翎领。上体的棕白色点状斑由前向后逐渐扩大,两翼内侧各羽的近端部有一金属蓝紫色眼状斑,它的外边还围以黑色与棕白色圈。尾羽在靠近末端处有成对的眼状斑。该鸟的颊和喉部白色,下体与背部同色。雌性体型较小,羽色也较暗淡。尾较短,眼状斑也不明显。 [编辑本段]习性 栖息于海拔15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蠕虫、果实、种子为食。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6枚。孵卵期21天。 单独或成对活动,在地面上觅食,晚间在树上过夜。孔雀雉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吃的几乎全部是昆虫和蠕虫类,这种特性在雉类中少见的。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的南部及海南岛。栖于海拔1,5000米的山地森林及竹丛中。 [编辑本段]濒危等级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鹇名称:蓝鹇 学名:lophuraswinhoii 英文名:taiwanbluepheasant 别名:蓝腹鹇 物种分类: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 分布: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 目录[隐藏] 外形特征 生存环境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现状与保护 蓝鹇的发现和命名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全长约80厘米。雄鸟羽冠和背部白色;上体余部及下体羽毛黑色而闪蓝色金属光泽;肩羽红褐色;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尾羽除中央一对为白色外,皆为黑色而带蓝色。嘴淡角色,脚鲜红色。雌鸟体羽以红褐色为主,杂以黑纹及黄斑。 [编辑本段]生存环境 栖息于海拔2700m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茂密的原始阔叶林和成熟的次生阔叶林最为喜欢。常活动在山脊平缓、坡度在10°-60°,尤其在20°-30°之间、林下灌木发达而又不过于稠密的林下地上。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活动。通常5:00左右即开始活动,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差,晚上多栖息于树上。活动时常沿固定的路线进行,久而久之常常形成明显的’鸟径’。活动时常常昂首阔步,行动机警,受惊后迅速奔跑,羽冠耸立,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离后再机警地观察动向,有时走走停停,四外观望。蓝鹇除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外,也能飞翔和跳跃。跳跃时鼓动双翼作为辅助,但有时也不张翼。疾走时头前后晃动,尾略向下垂。通常无固有的领域和活动范围,亦无领域性行为,即使在繁殖期间亦如此。 食性: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果实、种子以及根和苔藓为食。所吃植物种类据张万福(1993)蓝鹇观察,达33种,其中较为喜吃的有清饭藤(polygonumchinense)、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悬钩子(rubesdolichoeephalus)、小叶桑(morusanstralis)、水麻(debregeasiaedule)、爱玉子(ficuspumila)、台湾赤杨(alnusforrmosana)、戟叶蓼(polygonumthunbergii)、肾蕨(nephrolepisouriculata)和朱砂根(ardisiacrenata)。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蛴螬(scarabaeidaespp.)、蝉的幼虫(cicodidaespp.)、蚯蚓(pheretimaasiatica)、蚂蚁(formicidaespp.)、蝗虫(aeridodaespp.)、蛙(rhacophoridaespp.)和丽纹石龙子(eumeceseleguns)等动物性食物(张万福1993)。觅食活动主要在地面,常常快步行走,边走边啄食,即使在食物非常丰富的地方亦如此,显得很匆忙。觅食时或用脚爪刨开地面落叶和泥土再啄食,或用嘴直接啄食,除取食地面食物外,有时也通过伸颈或向上跳跃方式啄取灌木高处的浆果、嫩芽和昆虫。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繁殖期2-7月。一雌一雄制,2月初即开始配对。发情时雄鸟额部肉冠和脸部肉垂膨胀通红,头顶白色羽冠耸立,颈羽蓬松,常常昂首挺胸,尾羽散开,两翅下垂,不断地围绕雌鸟缓慢地走动,同时边走边发出’pi....pi...pi...’或’sui...sui...sui’的叫声。有时两翅还上下伸展,也有的时候雄鸟站于突出处或小径空旷处伸展两翅,做快速而幅度较小的扇动,尾亦展开如扇。振翅后昂首引颈的发出’check...check...check’的连续叫声,声音短而急促,且较尖锐。雌鸟对雄鸟的求偶通常无特殊的行为表现,总是静静地站在雄鸟一侧观看,偶尔发出’ng...ng...ng...’或’gu...gu...’的呼应声。通常营巢于1100-1500m的原始阔叶林中,偶尔也在混交林中营巢。一般置巢于隐蔽而阴暗的倒木下或岩石间。巢多利用地上凹坑或亲鸟自己在地面挖一浅坑,内垫以干树叶、草茎、草根和羽毛即成,结构较为简陋,呈浅盆状,大小为直径26(24-28)cm,深7.5(5-10)cm。每窝产卵3-7枚,通常间隔2-4天产1枚卵,卵乳白色而微沾淡黄色,大小为51-55.3mm×39.4×43.3mm,平均53.2mm×40.9mm,重41(39-43)g,孵化期27.5(26-29)天(张万福1993)。 [编辑本段]现状与保护 蓝鹇是我国特产鸟类,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和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一级保护<u>[fontcolor=#0000cc]动物[/font]</u>(生效年区域越来越缩小,加之随着蓝鹇越来越珍贵,个人的收藏、捕捉和饲养也随之加剧,从而更加导致种群的减少。因此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应加强生境和种群的保护和管理。目前已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学名:syrmaticushumiae 英文名:black-neckedlong-tailedpheasant 别名:地花鸡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 [编辑本段]动物简介 全长约70(雌)~160(雄)cm。雄鸟头顶橄榄褐,颈至上胸蓝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栗红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而饰亮蓝黑色三角形横斑;尾羽修长,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雌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横斑,下背和两翅浓染黑色块斑和虫慕状细纹;下体的棕褐色较浅淡,颏、喉及下腹纯淡棕白色,胸及上腹部和两胁渲染棕褐色横斑,并具黑色波状横纹;中央一对尾羽满布灰褐色细纹,具6~7道黑色和栗红色相杂的横斑,外侧尾羽浓染栗红色,贯以黑色横斑,羽端白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深红色,嘴、脚黄褐色。栖息于海拔1000~28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沟谷地带,秋、冬季常见3、5只结群。杂食性,动物性食物约占10.6%,植物性食物约占89.4%。以壳斗科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也食浆果等果实、植物嫩芽、叶、谷物及昆虫等。4月上旬繁殖,每窝产卵7~9枚,孵化期24~28天(刘小华,1991)。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特征: 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具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具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长,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黄色,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栗色.栖息于,疏林内.以橡实、浆果、嫩芽、树根及昆虫等为食.3~4月间多见一雄二雌结群活动,并开始筑巢产卵,巢筑于地面,每窝产卵多为7~9枚,浅肉色或略带枯叶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期约28天,雌鸟单独孵卵。 羽色:雌性不同 体型: 体重♂975g,♀620-746g;体长♂960-1045mm,♀471-500mm;嘴峰♂25-30mm,♀25-29mm;翅♂207-213mm,♀197-210mm;尾♂486-505mm,♀185-197mm;跗蹠♂60-67mm,♀53-63mm。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维西、永平、腾冲、潞西、永德、楚雄、景东、镇源、德宏、保山、大理、迪庆、思茅、武定,广西西林、隆林、田林、凌云、乐业、天峨、百色为留鸟。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北部和印度阿萨姆邦。 [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500-3000m[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动物世界: 我想在宿舍里养只猫??行的通吗?学校宿舍。 下一个动物世界: qq牧场动物经验怎么计算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