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普通的蚕培育成彩蚕 |
|
|
来源:N 更新时间:2010-6-22 |
|
|
怎样把普通的蚕培育成彩蚕 找职业养蚕公司买些彩蚕种嘛 寄生细菌繁殖快,病蚕极易软化腐烂,这是细菌病的普遍特征。根据桑 蚕细菌种类及寄生组织部位的不同,一般把细菌病分为三种,即细菌性败血 病、细菌性胃肠病、细菌性中毒病。 一、细菌性败血病 细菌性败血病,是细菌侵入蚕体进入血液大量繁殖,进而侵染蚕体器官, 引起全身软腐。如果细菌从体表伤口侵入血液引起发病,称为原发性细菌败 血病;如果细菌先在胃肠寄生,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引起尸体腐烂, 称为继发性细菌败血病。 按细菌种类和病蚕外表症状不同,可将细菌性败血病分为以下四种: 1.黑胸败血病:主要特征是病蚕死后,在前半身出现小黑褐色的斑点, 进而扩大成黑斑。该病是由大杆菌经体表侵入血液引起的。 2.斑点败血病:主要特征是病蚕死后,全身出现细小黑褐色斑点,是 由无芽孢小杆菌引起的。 3.青头败血病:主要特征是病蚕死后,胸部背部出现绿色空泡状病斑, 是由气假单孢杆菌引起的。 4.灵菌败血病:主要特征为病蚕死后尸体呈红色。细菌性败血病,桑 蚕幼虫、蛹、蛾期均可发生。丝茧育主要在壮蚕期,种茧育蛹期、蛾期常见 危害。该病病程短,蚕得病后往往几小时内即死,染病初期与健蚕无异,以 后躯体挺伸,停止食叶,稍吐水,胸部肿胀,初死为侵尸状,后变软腐烂。 二、细菌性胃肠病 细菌性胃肠病是因饲育环境条件不良,蚕儿胃液杀菌力减弱,细菌在肠 内大量繁殖所致。细菌性胃肠一般病程长,死亡慢。病蚕主要特征为食桑缓 慢,举动不活泼,发育迟缓,大小不齐,排不规则软粪、稀粪,身体失去弹 性,呈现空头、起缩、下痢、软化等症状。 病原主要有沙雷氏菌属、链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细菌。健康的4、5 龄蚕肠道中,共生存在着多种细菌(据调查有16属30种),占优势的细菌 有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杆菌属等。桑叶育中给蚕添食,在正常情况下蚕 儿不致病;当饲育温度增高(5龄30℃)时,再加饥饿处理,结果有30 %的蚕儿发生胃肠性细菌病。可见该病主要是环境条件高温多湿,饲育粗放, 蚕儿饥饿或饲料品质不良,致使蚕体虚弱,胃液ph下降,导致原来较难增 殖的细菌,如链球菌大量繁殖,它们在夺取蚕体营养的同时,破坏蚕的中肠 皮膜组织,使蚕发病。 三、细菌性中毒病 细菌性中毒病,是蚕儿食下有伴孢晶体毒素的细菌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 性或慢性中毒症病害。该病最早发现由猝倒菌引起。蚕儿食下具有伴孢晶体 毒素的菌体后,在胃肠的碱性消化液中,伴孢晶体被溶解成毒素,毒素经肠 膜进入血液,使蚕儿中枢神经中毒,发生痉挛麻痹,猝倒而死。细菌进入血 液而引起继发性败血病,尸体腐败。 当蚕儿食下的毒素多时,发病很快,往往几小时即猝倒而死。表现症状 是食桑突然停止,胸部肿胀,前胸昂起,痉挛,腹脚失去把着力,尾脚向内 蜷缩,卧倒,吐胃液。如果蚕儿食下的菌体较少,则发病慢,病程长,经2~ 3天才逐渐食欲减退,发育停滞,出现类似细菌性胃肠病症状,空头,下痢, 胃中有粪结现象。 四、细菌病的防治 尽管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蚕室、蚕具和桑叶难以做到无菌,但通过 以下综合防治措施,细菌是可以控制的。 1.消毒。养蚕前,蚕室蚕具、贮桑室必须用1%防消散、1%石灰浆 消毒,并注意日常清洁卫生。贮桑期间,定期用0.5%防消散对地面消毒, 高温季节避免湿叶贮藏,防止细菌滋生繁殖。 2.加强桑园管理。加强桑园培肥、除虫,提高桑叶质量,稚蚕期要选 采适熟叶喂蚕,提高蚕儿的抗病力。 3.细心操作,勤于观察。饲育、除沙工作力戒粗暴,减少蚕儿创伤。 平时要勤于观察,发现病蚕要及时剔出烧毁,并用0.1%防消散(或含有 效氯0.3%的漂白粉上清液)清洗桑叶。 4.药物防治。从3龄开始添食500~1000单位/毫升的氯霉素 或50单位/毫升的红霉素,每8小时添食1次,连续添食3次,可有效防 治细菌性病害。 吃饲料就可以了,你可以自己实验下,饲料淘宝上就有 http://ccbbgzs.taobao.com
|
上一个动物世界: 彩色蚕宝宝饲料 彩蚕卵 批发哪里有? 下一个动物世界: 猫脱毛怎么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