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一度领先于毛泽东:蒋介石也曾想制造原子弹
  • 宋美龄在美国三十年至少花掉台湾纳税人十亿
  • 张学良二十一年后再见蒋中正
  • 揭开蒋介石晚年生活的神秘面纱
  • 台湾网络歌手再写讽刺陈水扁家庭网络新歌/图
  • *炮轰金门 大陆与美相互摸底的一出戏
  • 8·23炮击金门的历史反思
  • 老蒋前主计长:49年从大陆带的黄金隔年已花光
  • 台报披露日本末代台湾总督曾图谋台湾独立
  • 贴身副官披露蒋经国家庭档案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一试定终身?--台湾学生怎么考大学<%=id%>

    人民日报记者  吴亚明

    7月1日到7月3日,一连三天,台湾举行了大学指定科目统一考试,有近11万名考生参加。可以说这是台湾的高考,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21495名学生被大学录取。

    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所谓的“联考”制度,其形式与大陆高考差不多,即由台湾“教育部”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统一负责各大学的招生,在考前临时召集部分大学教授统一出题,然后在每年7月1日、2日和3日统一考试。接着就是统一阅卷、分发成绩,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各个大学则根据考生志愿录取。一般来说,公立大学因为学费低录取分数高一些,私立大学的分数则低一些。至于考试内容,台湾分为理工、文学、医农和法商4组,其中语文、英语和数学为必考科目,理工组加考物理、化学,文学组及法商组加考历史和地理,医农组则加考生物、化学。

    大学联考,最大的优点是机会均等;最大的缺点则是“一试定终身”。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社会各界一直呼吁对大学联考进行改革。从1984年起,岛内开始有保送生,并允许一些学生主动到大学参加面试、口试,之后再参加联考,最终由大学择优录取。

    自2002年开始,台湾取消大学联考,实行多元入学。也就是说,可以经由“甄选入学”和“考试分发”两种途径。

    “甄选入学”,又分为考生自己申请入学及学校推荐甄选两种。考生必须先通过“教育部”大学考试中心举办的基本能力测验(包含国文、英文、数学、社会、自然等五科),然后各大学再结合专业特点自办考试,自设面试、口试等,综合评估后再确定是否录取。

    “考试分发”则分为甲、乙、丙三个方案。甲、乙两方案需参加考试中心学科能力测验,再考指定考试科目,甲案指定考试科目不得超过三科,乙案指定考试科目为二至三科。丙案则和以前的大学联招制度相似,考生不需参加考试中心学科能力测验,可以直接报考指定科目,此指定科目也依以前的联招方式分为四类组,每类组考五至六科。甲、乙、丙三种方案均以指定考试科目成绩作为分发依据,且三案的指定科目考试时间为同时考试,统一分发,每科采百分计分法,可加重计分。

    与联考相比,多元入学让学生上大学多了几座桥。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程序复杂,尤其是填报志愿,以科目组合有50多种。二是学生考试压力不减反增,增加了考试次数,强调了考试的重要性。台湾学生形象比喻,从前一试定终身的联考是“一刀毙命”,现在的多元入学则是“凌迟处死”。三是公平性受到质疑。推荐甄选并不以笔试成绩作为唯一入学依据,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人情关”、“内定人选”、“黑箱作业”和造假等诸多弊端。例如按照新规定,当班长能加分,结果一个班一年能弄出十多个班长;推荐信全说好话,很难区分。四是增加经济负担。参加推荐、申请和考试,需要报名费、资料费,这对于农村地区及低收入家庭子弟明显不利,很多民众批评“多元入学”是“多钱入学”。

    几年来,台湾的教改备受各界批评。国民党“立委”李庆安指出,教改年年都在变,最可怜的是学生。伴随着台湾的教改,岛内的补习班10年来增加了好几倍。有的学生为了报名师亲自上课的班,清晨4点就去排队。话又说回来,尽管多元入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回到“一锤定音”的“联考时代”。更何况,现在台湾的大学生源严重不足,所以,对更多台湾学生来说,重点不在考上大学,而在考个好大学。

    《人民日报》 (2006-07-05 第10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