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央日报停刊 传言陈立夫亲人想买但无下文
  • 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学生上街剃头救国片
  • 陈水「匾」入题老师挨轰!老师被吓得直哭
  • 传承客家文化 台中东势镇苏生勇 不遗余力
  • 罄竹难书 余光中:请陈水扁和杜正胜多读书
  • 台举行第三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赛总决赛
  • 台中:端午节不划龙舟 举办诗书展缅怀诗人
  • 彰县:一窥彰化开发史 古月民俗馆1日开馆
  • 「屈原遗恨在 千古楚人思」:台湾怎过端午节
  • 台《中央日报》5/31起停刊 将转型电子报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统一论坛:闽台文化自古一体<%=id%>

    来源:中国台湾网

    自古以来,福建与台湾,一衣水,语言相通,习俗类同,骨肉相亲。福建、台湾的文化彼此间 不断交融、演化,被誉为闽台文化。具体说来,就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 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不是福建、台湾两省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闽台文化范围的人民在语 言文字、民间信仰、戏剧音乐、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质。

    历史和地理

    闽、台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其实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古代地质学早就证明, 福建、台湾都属于亚洲大陆板块,而更新世的早、中期,台湾海峡多为陆地,福建、台湾曾经不止 一次地连成一体。考古学上曾经提到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左镇人”和“长滨人”都是从福建进入台 湾的,一直到更新世的晚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台湾才被海隔开,成为岛屿。虽 然在地理上台湾和福建分离,可是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却从来没有中断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 表明,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大岔坑文化、凤鼻头文化遗址的中下层与同时期的福建壳丘头文化、昙石 山文化遗址的中下层遗物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到了青铜器时代,福建、台湾之间的文化联系更加密 切,考古研究发现,两地同时期的文物都属于同类型的文化遗存。

    春秋战国时期,福建境内的闽越族就已经东渡台湾,西汉时期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8年)曾 经出兵攻打闽越,一部分闽越人则乘船过海,迁居台湾,成为台湾的古闽越族。宋元时期,闽台的 关系更加密切,根据考古发现,当时两地已开始有贸易往来。明代闽、台的文化往来关系比元代又 前进一步,尤其是明中期以后,闽南话已经成为台湾岛内的主要语言。同时福建的风俗习惯也开始 在岛内盛行,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而闽南人祭祀的一些神祗如妈祖等也已经传 入岛内。郑成功家族统治台湾期间,更是将大陆文化统移入台湾,并且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体制, 不仅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军事制度和地方保甲制度,连福建当时的文化教育制度也被搬到 台湾,并在台湾正式开科取士。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22年—1722年)统一台湾之后,中央 政权专门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得闽、台两地的文化交融更为密切,到后来台湾府的知府、 通判以及各县的知县都是从福建内地选派轮流到任。而在文化教育方面,更是全盘照搬福建的体制 ,台湾各府县与福建内地各府县一样,普遍设立府学、县学。府、县学的教授、教谕、训导全部都 是由福建内地选派充任。同时福建十分盛行的书院制度也移植到了台湾,闽台两地的书院保持着密 切的关系。台湾当地各类学校的教材与福建所用完全一样,采用四书五经和各种艺文。各类学校颁 布的学生规则,更是照抄闽学创始人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和福州鳌峰书院的学规。

    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消灭台湾的中华文化,切断闽台文化联系,强制推行日本文化,在 台湾禁止学习国语,不准讲闽南话,废除报纸的汉文版,禁止奉祀从福建传到台湾的民间神,并将 各种神像收集焚毁。他们妄图割断闽台的文化联系,将台湾人变成“畸形的日本人”,日本殖民者 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台湾人民强烈反抗,他们抵制学习日本话,坚持讲闽南话,千方百计地保持与福 建同根同源的文化,表现出维护中华传统百折不挠的精神。

    闽台经济联系

    闽台经济很早就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互补的经济结构。历史上,自从台湾受中央政府直接管 制后,一直都是福建的一个府。当时的台湾经济是单一的农业经济,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和食糖。 而台湾当时对福建众多移民的吸引力就是当地的水稻可以“一季三熟”。而福建一省,多山地,土 质贫瘠,人多地少,粮食缺乏,只有手工业和商业交易还比较发达。因此,早在清朝时候,闽台之 间的贸易就很繁荣,福建向台湾主要输出手工业品和日用品,而台湾主要向福建输出稻米,二者之 间的交易一直都是这种模式,两地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当台湾遇到自然灾害,稻米生产出现 危机时,福建往往就会发生饥荒,而台湾的经济也会一落千丈,萧条萎缩。早在康熙年间(公元1622 —1722年),台湾建设过程中,福建人民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早期台湾建设需要的 人力物力资源多是来自福建。而在日据台湾之前,台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区域之一。在1949 年以后,国民党带到台湾大量的黄金资产以及大批的技术人才,使得台湾在近几十年出现了惊人的 发展速度。我们可拿海南岛与之相比较,海南开发的历史可以说早过台湾几百年,土地肥沃甚至超 过台湾,但是海南岛的发展却不能和台湾同日而语,在清末海南岛还是国内最落后的区域之一。现 在的海南也仍然不能和台湾相比,这其中当然有种种历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台湾的开发得到 了福建人民乃至全国的投入。今天台资企业在福建投入巨大,也正在积极地帮助福建发展经济,这 也算是闽台经济关系在今天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语言文字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媒介,闽台文化交流的一个共同基 础就是语言相通,具体表现就是方言相通。作为方言,它是全民语言的地域变体,福建人民在长期 移民台湾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接近、通用的闽台方言。

    福建省现在共有7种主要方言,即闽东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甫仙方言,闽中方言,闽北 方言,闽赣方言。其中的闽南方言则是闽方言中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随着闽南人民向 外移居,闽南方言播散于东南沿海的五个省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就发音而言,大体分为泉州腔,漳 州腔,厦门腔和龙岩腔。闽南方言流传到台湾是与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联系在一起的。从郑成功父 子收复台湾,开垦经营台湾起,先后几次移民潮,形成了台湾人口以闽南人为主的状况,也因此闽 南方言成为台湾省内的主要方言,根据1926年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口祖籍地的调查,当时台湾讲闽 南方言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事实上,许多讲客家方言,高山族语以及其他汉语方言的台 湾同胞,一般都懂得闽南方言。所以闽南方言成为台湾通用语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习惯将 台湾闽南方言称为“台湾话”。闽南方言能长期以来在台湾保存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闽台文化有 一种特别强烈的乡族故土观念。深厚的乡族故土观念是求同性文化的一个表现,而保持乡音又是此 种观念的重要表现。许多从闽南迁台或到东南亚的姓氏家族,总要顽强地保留自己的母语。虽然已 经传了十几代数百年,但移民的子孙仍旧在语言中保存了本土乡音和祖籍地俚俗语汇。这种顽强保 留母语的力量来自对故土的眷恋,对乡情的珍惜,以及对祖先的爱戴和对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自豪 感。同时,也由于漂流在外的移民们艰辛苦难,共同的方言成为沟通感情,协同团结,甚至身份认 同的重要工具。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与纯宗教不同,它没有统一的教义、教理系统和礼仪系统,信仰者也不出家,信仰者 的主要目的是消灾灭厄,祈求平安和财利,其信仰系统更加复杂。台湾民间信仰也是随闽省移民的 迁移而传进台湾的,在台民间所崇拜的神祗,绝大部分与福建地方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台湾的庙宇据统计超过15000座,除了中国传统神明以外,诸如天上圣母、广泽尊王、观音、佛 祖、保生大帝、开漳圣王、福德正神等,都属于泉州、漳州、汀州各地民间供奉的神明。而最有影 响力的天上圣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妈祖,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家住福建兴 化军莆田,一直是南方沿海一带居民信仰之航海守护神。自从宋代以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妈祖的封 赐近30次,褒封她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或天后圣母等。妈祖的信仰传播很快,宋代在福建就建 有10余座妈祖庙, 福建的沿海居民有迁徙台湾的,首先需要在惊涛骇浪中漂泊,妈祖就成了人们 虔诚祈祷的神明,许多移民奉持着妈祖神像来到台湾。平安抵达台湾的移民,更是感激妈祖的保佑 ,纷纷在聚集地建祠奉祀,妈祖的信仰区域也随着闽省移民的足迹不断扩大。今天的台湾,主祀妈 祖的宫庙已达500座,而每年的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台湾各地都会组成进香团回到福建 的湄州妈祖祖庙“谒祖”。甚至在日据时期,闽台妈祖信仰的交流也没有停止过,总有一些信徒不 顾日本殖民者的*,渡海进香。比如在1922年,台湾人施福联等人就带领彰化县鹿港天后宫进香 团,从基隆搭船前往湄州“谒祖”。当时他们打出的口号是“祭妈祖,怀故土”。闽台妈祖信仰的 交融一直有着深厚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台湾妈祖进香团即冲破台湾当局的阻力赴湄州妈祖庙进 香。1989年5月,台湾宜兰县就有19艘渔船载着224名信徒直航湄州,并且迎回了祖国大陆妈祖祖庙 的“38尊小型妈祖像和两尊大型神像。”进香团返台时,台湾全省赶来迎接的信徒成千上万,人手 一香,敬拜的队伍竟有3公里长。这热烈的场景,充分表现了闽台间数百年来妈祖信仰的交融关系。

    而其他被民间供奉的神明,则有以下几类特点,一是历史上大多真有其人,如“广泽尊王”, 姓郭名忠福,福建泉州府人,世居郭山之下。再如“开漳圣王”,也即唐朝开设漳州的首任刺史陈 元光,更加熟悉者如关帝等。二是在民众心目中可以帮助拒盗驱邪、除害治病、消灾解难。如城隍 老爷、福德正神、助生娘娘等。三是这些神明大多蕴涵着崇善惩恶的儒家伦理道德内容,他们刻苦 耐劳,建功立业,保民济世,忠勇慈孝,如:关公,三忠公(南宋末年的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 ),甚至像唐朝时候中原地区死守睢阳,抗拒安史叛军的张巡、许远也在祭祀的神明之列。

    戏剧音乐

    从广义说,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区域,采取用当地的方言演唱。区别地方戏的 最显著的特征是方言和声腔,而这两者中方言更为重要,因为有的地方戏可以兼容几种声腔,但不 能兼讲几种方言,比如闽南的高甲戏,里面包括了京剧、昆剧、梨园戏、木偶戏等各剧种的声音腔 调,以及南曲曲调、闽南民间小调等,但用的只是闽南语。当一种地方戏曲流布到其他地方时,为 了适应当地的方言,必须产生变异,并逐渐形成新的曲调派别。所以一般的规律是:声腔曲调可以 随方言变化,方言却不会随着声腔曲调改变。比如闽南剧《父母主意嫁番客》,就是在北方流传的 《苏武牧羊调》的基础上改编的,虽然结构和旋律都没有大动,但是在调式音阶和旋律行腔上已经 渗透了很多闽南音乐特色。

    闽台是全国戏剧、民间音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戏曲剧种手册》记载,福建有22个 地方戏曲剧种,居全国的第二位。由于闽台人民历史上的血肉关系,福建地方戏剧、民间音乐的种 子几乎撒遍台湾各地,并很早就开花结果,世代繁衍,成为台湾同胞怀念故土,向往家乡的感情寄 托。从闽南传播到台湾的主要戏剧有车鼓戏、梨园戏、乱弹、四平戏、高甲戏、木偶戏、布袋戏、 歌仔戏等,而且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戏剧、音乐在流传中发生变异,演化成为台湾本地独特的戏 剧、音乐形式,比如著名的歌仔戏。当年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锦歌原名“杂锦歌”,产生于明末清 初福建南部漳州一带,继承了明代南词小调的许多曲牌,并吸收了闽南当地民间小戏、民歌的一些 曲调,音乐丰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台湾宜兰地区,锦歌的曲调开始在宜兰传唱,传唱过程中创 作者们广泛吸收了车鼓戏、采茶戏、平剧的内容,又不断加工、提高,日趋成熟,形成了歌仔戏大 戏的形式。台湾歌仔戏形成之后,又传回了闽南各地,先是在厦门流传,又进一步向内地发展,传 回了锦歌的故乡漳州,受到了当地群众更热烈的欢迎,从此歌仔戏在漳州落地生根,变成至今十分 流行的芗剧,而芗剧又吸收了漳州民歌、山歌以及梨膏糖调等发展为“改良调”,“改良调”在抗 战胜利后,第二次渡台,促进了歌仔戏的新发展。由此可见,闽台两地戏曲曾经反复多次交融,有 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总的说来,闽台文化在漫长的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既有许多共同文化特征,又有若干差异 的地域性文化,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特征,可以看出闽台文化特别富有开拓进取精神,还特别具有反 抗外来侵略和殖民者的注重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闽台文化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 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因此显得特别活跃和朝气蓬勃。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节气操守、开 放意识较强的地域文化,成为了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优秀的组成部分。

    (来源:统一论坛2003年第4期 作者:杨金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