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彰化市「孔庙」斜对面的原合作金库大楼,彰化市公所收回后,改建成「古月民俗馆」,让早期彰化古月园的遗址重现;「古月民俗馆」是一处综合教育、展示及提供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将在1日正式开馆,让民众得以一窥彰化市开发史及台湾民俗文物。
彰化市古称「半线」,原是一座文化古城,市区内拥有十一座寺庙内政部颁定的古迹及七处历史建筑,其中最闻名的是源自清朝彰邑闻人李氏员外园邸,其范围东至节孝祠、古月井(今社教馆),西至古月园酒家(今中山商场),南至彰化东门乐耕门(今交通队前),北至彰化公会堂(今彰化艺术馆),园邸座落彰邑八卦山脚下。
清道光版彰化县志明载:「古月井在东门外,八卦山麓,前系居民李氏园中,忽涌甘泉人争汲焉,邑令胡公乃捐俸购之为井」,嘉庆年间知县胡应魁立「古月井碑记」于彰邑城隍庙左侧壁,足证古月园乃溯自「古月井」而得名。
因时代进步,这些古月园都改建成商业建物或文物馆,后人也少着墨,而被遗忘了,目前仅能在城隍庙侧壁上留下的「古月井碑记」遗迹看到,市公所重建「古月民俗馆」完工后,将该碑记移到馆内供民众怀古。古月民俗馆,地上四楼建物,总面积940.27平方公尺,将综合教育、展示及提供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让民众得以窥彰化市开发史及台湾民俗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