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冷战时欧洲有三大谍都 云集两万各路间谍
  • 沙特向联合国申报德尔伊叶古城为世界遗产
  • 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发现古康居国文献
  • 方舟子:数学史上一次大恩怨的相反真相
  • 墨西哥和美国专家合作修复反纳粹壁画作品
  • 韩国大动干戈 要与中国争当人参宗主国
  • 日军的眼中钉:西伯利亚铁路改变近代远东
  • 苏军撤离20多年后:遗忘在阿富汗的爱情
  • 法国:否认奥斯曼帝国屠杀历史要坐牢
  • 1939年尼赫鲁冒着战火访华 请教抗战经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印尼山民住在船里 祖先来自中国南方<%=id%>

    房子像船,粮仓像船,葬礼也离不开船

    在印尼东部的苏拉威西岛上有个高山地区叫塔纳多拉查,当地人独特的住房以及丧葬风俗历经千年仍完好地保存下来,颇令世人称奇。

    祖先来自中国南方

    乘车从南苏拉威西省省会出发,经过8个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这个海拔300——2889米的高山县区。路边开始出现很多酷似船的房屋,房顶两端高高翘起,墙壁上画着繁复的花纹。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形状呢?

    多拉查在当地语言里意为“来自高山的人”。当地人告诉我们,他们的祖先在大约1000多年前乘船从中国南方来到苏拉威西岛,原居住在岸边地势较低的地方,后来慢慢迁移到了这个高山地区。这些人到达后最初建造的房屋形状就是模仿他们飘洋过海的工具——船,并一代代流传下来。这种船屋用竹子建造,高达五六米。最下面一层是用木头支起的空地,是为了防蛇和野兽的。以前的多拉查人把自家水牛栓在船屋最底层的空地上,一旦有危险,牛会发出惊恐的叫声,住在上层的人就能及时知道。船屋外墙上用黑、红、白、黄四种颜色描画出繁复的图案。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头发”、“血液”、“骨头”和“灵魂”。屋门前悬挂着木质十字架,表示多拉查人来自四面八方。十字架上悬挂的水牛角数量越多,表示这家人越富裕。船屋的建造往往需要整个家族投入一年时间才能完成。在帕拉瓦村,我们看到整个村庄都是由这种船屋组成的。另外还有15座粮仓,也是船形构造。有趣的是,粮仓被当地人称为“丈夫”,而人住的屋子则是“妻子”。

    抬着小型船屋为死者“送行”

    船屋不仅用于居住和存粮,在当地独特的丧葬风俗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我们幸运地亲眼目睹了当地人下葬的过程。遗体放在雕着牛头或猪头的棺材里,然后用专门为葬礼制作的高1.5米、长2米的小型船屋把棺材罩住,由几十个男人抬着,穿过一条河流,前往墓地。在途中,还要高声呼喊以及前后左右晃动这个船屋,表示为死者进入天堂而祝福。到达墓地后,这个小型船屋被从棺材上取下,放在一旁。

    当地人相信,无论一个多拉查人生前在何方,死后都要回到故乡。而死者所有的亲属都必须参加葬礼。为了等待身在远方的亲属全部聚齐参加葬礼,死者的尸体能在船屋里停放长达十年之久。在下葬之前,多拉查人把死者称为“病人”,每天给“病人”送一日三餐。在现代医学手段传入之前,多拉查人用树叶、鲜花来掩盖尸体腐烂的臭味。福尔马林传入后,人们开始用它来保存尸体。

    多拉查人认为葬礼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葬礼上要宰杀很多水牛。我们有幸参加了当地一个名门望族的葬礼。死者是这个家族的一个女性长者,5个月前去世。家人在所居住的几个船屋周围又临时搭建了十几座房子,葬礼已经持续了6天,前来参加葬礼的亲友就住在这些房子里。这家人在当地很有地位,其中一个孩子在雅加达做国会议员,省长已经前来吊唁过。为了这次葬礼,300头水牛被宰杀,院子中央的地面上是厚厚的一层牛血。不过,一般人家没有这样的财力,只宰杀一两头水牛就可以了。

    悬崖峭壁上建墓地

    多拉查人的墓地有点类似中国南方一些水道上的悬棺,是在峭壁上凿出的洞穴。一个洞穴可放一到三具尸体。洞穴用木头门封住。我们在当地看到了一面峭壁上有十几个这样的墓穴。令人惊讶的是,墓穴上下方还开凿有长方形的洞穴,里面摆放着一个个木头雕刻的人像。这种木头人像被称为“托托”,大的1米高,小的0.5米高,一般都是老人形象。一只手平伸着,表示在造物主面前无所隐瞒,另一只手侧立着,表示挡住魔鬼。峭壁那么高,尸体是怎么运上去的呢?向导告诉我们,当地人用竹子扎成脚手架,然后由身强力壮者将尸体扛入墓穴。不过近年来,人们也开始建造现代墓地。有的墓室则直接就是一个船屋的形状。

    船屋的建筑样式在当地城区的现代建筑上也普遍存在。很多地方都可看到现代的楼房墙上伸出一个“船首”来。这种遥远的历史传统顽强地存活在现代生活中,也成为多拉查吸引四方游客的法宝。▲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