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1917年11月7日21时,随着阿芙乐尔巡洋舰的一声炮响,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拉开了序幕。在冬宫前的涅瓦河上,这艘略显锈迹的战舰正静静地停靠在河岸。它和宏伟的冬宫一起,见证了那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运动。
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俄罗斯人又是如何看待“十月革命”的呢?这恐怕也是许多中国人心里的一个疑问,而在记者询问了十几位各个阶层、不同年龄的俄罗斯人以后,得到的反馈却令人唏嘘。虽然记者的采访对象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反映出大部分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真实的看法。
早在新西伯利亚的时候,记者曾和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俄罗斯老兵有过一次简短的对话。虽然“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是在他父辈的年代,但提起那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这位名叫安东的老者仍然有说不完的话。“那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我的父亲在我小的时候就和我说起那些英雄的事迹,”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看来‘十月革命’并不完美,但它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绝对有着抹不去的情节。”老人谈话的时候,双眼一直直视着对面高高矗立的列宁雕像,眼神和雕像一样带着历史的印记和挥之不去的情愫。
在喀山大学采访的时候,记者也曾和一些俄罗斯大学生谈起过“十月革命”,但他们似乎对这个话题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对于那段远去的历史,这些年轻人没有太多的认识。“就像那些塑像一样,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大学生带着平和的语言说道,他们将自己与“十月革命”划开了界限,仅仅当作一段普通的历史故事,不做评判,也更谈不上什么爱恨情仇。
对于“十月革命”的评价,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来自于采访团在圣彼得堡遇见的一位导游,在她的眼中,“十月革命”似乎是一场灾难。这位名叫列娜的导游,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薪金,但她却对那段历史有着太多的抱怨。她告诉记者:“那是一次失败的历史倒退,如果不是因为‘十月革命’,现在的俄罗斯人一定每个人都开得起奔驰车了。”这句话值得推敲,充满情绪化和个人观感,但类似于列娜这样的评价,在现在的俄罗斯并不在少数。这一切,让我们这些对“十月革命”有着特殊感情的中国人,不禁从心底轻轻地发出一声叹息。
但是,总的来说,俄罗斯人民对历史还是绝对尊重的。在“中俄友谊之旅”车队沿途经过的每一个城市,中国记者们都能看到许多列宁像和象征苏联政权的镰刀加斧头的雕塑。它们要么矗立在城市最中心的广场上,要么被铸造在政府大楼门厅的墙上。
每当记者向当地各界人士问起:“你们为什么还留有如此多的‘苏联痕迹’”,俄罗斯人总会反问道:“为什么你们会觉得奇怪?列宁是我们的一个历史名人,让他站在那里有什么不对吗?这毕竟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记者刘蓉蓉 饶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