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致信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建国大计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
5月27日,人民*在炮火声中攻占上海。这座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东方名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负责指挥上海战役并被任命为上海市长的陈毅,一进上海就向地下党负责人打听宋庆龄的住处,当即派出部队将她的住处严密警卫起来。随后,陈毅在潘汉年副市长的陪同下,来到林森中路1804号,亲自登门拜访了宋庆龄。
陈毅行了个标准的军礼,与宋庆龄热烈地握手致意。这位豪爽威猛的名将,一改平日的风趣洒脱之状,充满了对宋庆龄的恭敬之情,并诚恳地向她征询对接管上海的意见,令宋庆龄十分感动。
第二天,史良赶到了宋庆龄的住所。两人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重逢,感到格外高兴。
史良的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胜利来得这么快!”
宋庆龄拉着史良的手说:“解放了就好了,国民党的失败,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它敌视人民,反对人民,压迫人民;*党取得胜利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人民,爱护人民,为人民谋福利。”她又看着英文秘书卢季卿大声说道:“现在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了,整个民族有了光明的前途!”
就在宋庆龄欢呼上海解放的同时,中共中央正在北平紧锣密鼓地筹备新*协商会议。邀请全国人民尊敬的宋庆龄北上之事,又一次提到了最高领导人的议事日程上来。
6月15日至19日,新*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新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中共中央真诚地邀请宋庆龄来北平共商建国大计。
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要派一位特使专程去上海迎请宋庆龄。派谁去最合适呢?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和宋庆龄交谊至深的邓颖超。
毛泽东伏在宽大的写字台上,铺平信笺,提笔写来,一行行遒劲豪放的字迹跃然纸上:
庆龄先生:
重庆违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诚,与日俱积。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专此。敬颂
大安!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周恩来也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亲笔信:
庆龄先生:
沪滨告别,瞬近三年。每当蒋贼肆虐之际,辄以先生安全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从此永脱险境,诚人民之大喜,心亦为之大慰。现全国胜利在即,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敢藉颖超专诚迎迓之便,谨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驾,实为至幸。上。
敬颂
大安!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6月28日,邓颖超带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和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以及与宋庆龄有着长期交往的罗叔章一起,从北平前往上海。
邓颖超携信抵沪,宋庆龄接受邀请决定北上
就在邓颖超到达上海的前两天,曾长期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廖梦醒,已奉命先到宋庆龄处,向她通报了中共中央再次邀请她北上之意。
宋庆龄沉思片刻,抬起头来对廖梦醒说:“北平是我最伤心之地,我怕到那里去。”此时此刻,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平逝世的悲哀场面,1929年5月从碧云寺“奉移”孙中山灵柩去南京时的凄婉情景,又浮现在她的眼前……
廖梦醒当然理解宋庆龄的心情。她劝慰了宋庆龄几句,又说道:“北平将成为红色中国的首都。邓大姐代表恩来同志,特来迎你。你打算什么时候见大姐?”
“这还用问!我早就想见到她了。”
邓颖超到达上海的当天下午,便去看望宋庆龄。
宋庆龄一听是邓颖超来了,急忙起身向楼下走去。
“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宋庆龄和邓颖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俩人相倚着在沙发上坐下来,像一对久别重逢的姐妹一样,尽情地畅叙着几年来的思念之情。
交谈很快扯到了正题上。邓颖超从手提包里取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笔信,郑重地说:“新的*协商会议即将在北平召开,中央人民政府也将正式建立。党中央、毛主席恳切盼望庆龄先生能北上共商建国大计。”
宋庆龄从邓颖超手中接过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信,急切而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她尽量抑制着内心的激动,避开邓颖超企盼的目光,低声说道:“这事容我再仔细想一想……”
邓颖超忙说:“这事不忙马上定下来,先生可以从容考虑再作定夺。”
6月3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邀请上海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参加中国*党诞生28周年纪念大会。统战部特邀了宋庆龄。
宋庆龄尽管身体不适,却欣然抱病赴会。她在邓颖超、廖梦醒的陪同下来到会场。上海市长陈毅将军亲自在会场门口迎候。当身穿黑底白点短袖旗袍的宋庆龄和一身戎装的陈毅并排步入大厅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庆祝大会首先由陈毅致词。他讲完话就请宋庆龄讲话。由于宋庆龄是扶病而来,便由邓颖超代她宣读她日前亲自写的祝词: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最伟大的时期,我们的完全胜利已在眼前。向人民的胜利致敬!……这是我们祖国的新光明。自由诞生了。它的光辉照耀到反动势力所笼罩的每一个黑暗角落。向人民的自由致敬!……他们的英勇,无匹;他们的纪律,无双;他们的心,同老百姓的心连在一起。向中国人民*致敬!
在祝词的结尾,宋庆龄总结30多年艰辛的革命历程,特别写上了热情洋溢的一段话:
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党致敬!
全场的人们被宋庆龄对*党、对人民、对*的一片真情所感染,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一个多月后,邓颖超又去看望宋庆龄。
宋庆龄微笑着对邓颖超说:“我决定接受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先生的邀请,去北平!”
邓颖超听了高兴地站起身来,又一次拥抱了宋庆龄。
动身前,细心的邓颖超委婉地问宋庆龄:“北上途经南京,要不要停留一下去晋谒中山先生的陵墓?”宋庆龄想了一下说:“不必了,去了徒增伤感。中山先生在天之灵,知道今天中国革命的胜利,也会欣慰的。”
1949年8月26日,宋庆龄在邓颖超、廖梦醒、上海军管会交际处长管易文陪同下,从上海乘火车前往北平。北去的列车上,宋庆龄和邓颖超这两位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女性,相对而坐,围绕着一路上看到的人群景物,异常兴奋地交谈着。宋庆龄在后来回到上海后所作的题为《华北之行的印象》的广播讲话中,专门谈到了她此行路上的感受:
路上的景色启动了我无穷的想像力。这也使我明白,中国人民如果要从天然资源中获得最高生产量,必须面对巨大的工作,但是我也看到,任何成就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人民的力量将是我们的推动力,而这种力量随处都看得到。不论在穷乡僻壤或城市的每个地段,人民在克服艰难和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