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溯至4500年至3500年前
■开始普遍种植稻谷 ■饲养黄牛和绵羊
■青铜制作技术进步 ■王权和国家形成
图为在二里头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出土的文物。上为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左下为鸭形陶壶;右下为青铜爵。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记者施芳报道: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验收,初步勾画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景。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负责人王巍博士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经济技术课题组长袁靖博士的介绍,研究者发现,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这个时间段里,我国出现了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家畜种类多样化及等级化、青铜冶铸取得明显的进步、玉器和绿松石制作出现新工艺、从陶器上发现存在文化交流的证据等重要进步。
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这1000年间,即尧舜时代至夏商之际,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2004年10月以来,来自中国社科院、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的26位研究人员对山西陶寺等4处重点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人工遗物及相关遗迹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这1000年间中原地区包括农耕生产、家畜饲养、陶器、玉器和青铜器制作等在内的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
农业方面,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在种植粟类作物的同时,开始普遍地种植稻谷。自二里头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粟、黍、稻、麦、大豆在内的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此外,这一时期家养动物中增加了黄牛和绵羊等新种类。
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金属制造业发展出了锡(铅)青铜冶炼技术,后者很快就成为中国青铜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元前1700年以后青铜容器的出现,反映出青铜制作技术的巨大进步。此外,陶器制作和玉器加工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例如出现了胎土和烧成温度接近后来的瓷器的原始瓷器;玉器加工开始采用琢制、锯切割、管钻穿孔和研磨抛光等一系列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文明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等级制度也在这1000年间开始形成。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包括许多具有身份地位象征的礼器;猪、牛、羊等家养动物是古代人类用来沟通自己与神、祖先关系的。在商周时期,它们还被分出高下,成为等级的象征。
据悉,目前的研究涉及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陶器成分、玉器成分分析和制作工艺等多个领域,大致摸索出一套自然科学某个领域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者对出土的绵羊骨骼进行了DNA分析,这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尚属首次。
据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程,主要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在研究空间上将扩展到长江上、中、下游地区,黄河上、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以及北方的辽河流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