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军史揭秘:越南间谍靠春卷和鱼送情报
  • 红军的死亡行军:过雪山草地减员过万人
  • 台军曾有艘绑架来的军舰 十年不敢出海
  • 领袖、名将与中国空军:毛泽东曾被禁坐飞机
  • 日军在新加坡屠杀了多少华人?
  • 胡守富:贺老总用烟斗敲我头
  • 张星点:为当红军哭到首长心软
  • 不必抹杀也不必拔高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作用
  • 兰开斯特传奇:稻草人吓唬德战斗机
  • PQ-17船队逸事:特鲁巴多号计闯鬼门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海归刘伯承遗事:从黑猩猩战到游击战<%=id%>

    1927年11月,刘伯承受中共中央委派从上海来到苏联,该照片为刘伯承与苏联青年的合影,前排戴眼镜者为刘伯承。但范小静细看多次,仍不能确定哪位是刘伯承。至于刘伯承留学期间的其他照片,如今已难觅踪影。图片选自《刘伯承元帅》

    ■编导手记

    刘伯承赴苏留学的故事为什么被节略被遗漏?他一生留下了390万字的军事著作和190万字的翻译作品,是他首先将“杂种旅”译为“混成旅”,将“黑猩猩战”译为“游击战”……

    □范小静(广东电视台编导)

    以前也知道不少刘伯承的故事,从书籍中,从电影上,还有从我老爸的嘴里,他曾是刘伯承队伍中的一员。可这次台里分派给我的任务是系列电视纪录片《百年留学》留学苏联的一段,节目主人公之一刘伯承的故事虽多,偏偏一扯到留学,回忆和记载都只是只鳞片爪,难以成章。

    我相信,留学苏联,肯定是改塑刘伯承人生的一段经历,一定有故事,一定很精彩。于是决心去寻找。

    兜兜转转,周周折折,分别找到了两位顶合适的故事讲述者:宋科和刘蒙。宋科是国防大学推荐的,退休前是该校一个研究室的主任,研究刘伯承的资深专家;刘蒙是刘伯承6个子女中的老五,小名阿蒙,参加过《刘伯承传》的编写。宋主任说刘帅,严谨而从容;阿蒙说父亲,亲昵而轻快。有趣的对比和互补,叠合成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刘伯承,一位70多年前的“海归”。

    从刘伯承到“阿法纳西耶夫”

    刘伯承是坐一艘苏联海轮离开上海到海参崴再去莫斯科的。在船上,他被告知他的俄文名叫“阿法纳西耶夫”,当时的中国留苏学生都取了俄文名。别看刘伯承是个名将,打仗归打仗,留学归留学,他一句俄文不懂,可怜见的,一路上念佛似的暗暗念叨着自己的新名字———阿法纳西耶夫……

    进校报到时,刘伯承仍在心里默念着“阿法纳西耶夫”,却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哄笑起来———原来上面已经点到“阿法纳西耶夫”了,他愣是没听出来。阿蒙调侃他父亲时笑得哈哈的。

    刘伯承是中国*党派往苏联学习军事理论的第一批军事干部。他受到了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入学的当天晚上,在灯火通明的礼堂,学校政委致了欢迎词,说刘伯承是中国著名的将领,南昌起义的总参谋长。他来到本校学习,这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阿法纳西耶夫”代表中国学生致答词,说的却是中国话,而且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35岁的刘伯承是同学中年龄最大的。33个字母组成的俄文是横在他面前一道高高的坎儿。

    当时,1927年秋天,“阿法纳西耶夫”国内的同志们,那支刚取名为“红军”的队伍,正脚蹬草鞋,身穿破衣,手持梭标在井冈山与数倍于己的敌军血战。“阿法纳西耶夫”却吃着牛奶面包,安安稳稳地坐在莫斯科的学堂里,为什么?苏联先进的军事理论,为初创的*党军队所渴求。过不了语言这道坎儿,“阿法纳西耶夫”本人将一事无成,愧对使命。

    为了学俄语,刘伯承使尽了浑身解数。他每天在左手心写满了单词,走路也背,上厕所也背,经常学到凌晨3点。

    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刘伯承就寝之后就蒙上个毯子,在“小帐篷”里点灯学习。有同学起来上厕所走过“帐篷”,就按一下刘伯承的头说,该睡觉了。

    俄文颤音“P”很难发音,中国学生戏称“打嘟噜”。刘伯承打这个“嘟噜”舌头就是不听使唤。于是他每天比别人早起半小时,到操场上大声“打嘟噜”。在莫斯科冬天哈气成冰的早晨,刘伯承硬是把“嘟噜”给打出来了。

    那时的苏联经济还很困难,食品都是配给的。刘伯承享受的是将军级别的待遇,他打起了军官证的主意。

    刘伯承找到了学校里的一个勤杂工,说,你可以拿我的军官证去买东西,但你每天得教我一个小时口语。

    大概在半年之后,刘伯承的语言能力让老师吃惊了:我不相信你半年就能学成这样,你是不是讨了个俄国老婆?

    刘伯承自然是喜不自胜,他写信给国内的朋友说:“乃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