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战后两党之争
  • 东线的战役
  • 康布雷战役
  • 同盟国战败
  • 日本的米骚动
  • 美日趁火打劫
  • 美国参战
  • 交流电与直流电之争
  • 进化论的进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包法利夫人》

    第二帝国的建立加深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危机。福楼拜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包法利夫人》的题材是时代强加于他的,说明这部小说揭露性的主题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小说的副题是“外省风俗”,暗示出作品广泛的概括意义。

      《包法利夫人》描写了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性的一生。少女时期,爱玛被送到修道院寄宿学校学习。在修道院里,她养成了游手好闲的贵族的思想感情,幻想浪漫主义小说中所描写的恋爱生活。成年后,她嫁给一个平庸的市镇医生查理·包法利。生活平淡无奇,使她的浪漫幻想很快破灭,陷入极度失望之中。包法利为了解除她的烦闷,从小城镇道特迁出,到较繁华的永镇居住。在永镇,她认识了地主罗道耳弗,和他私通,最终被他抛弃。她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病了几个月。后来她在卢昂遇到过去相识的赖昂,又和他过了近两年的偷情生活,最后也被遗弃。一切浪漫幻想破灭后,生活使她感到厌倦,而堕落腐化的生活不仅荡尽了包法利的家财,而且还使她债台高筑。在高利贷商人的逼迫下,她求告无门,终于服毒自尽。身后留下一个小女儿,“到一家纱厂,自力更生”。

      小说通过爱玛的情感悲剧,控诉了恶浊鄙俗的社会。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深刻描绘,指出爱玛的悲剧是由社会造成的。爱玛本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女子,本性纯洁,但是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把她一步步引向毁灭。修道院违背常情的宗教生活和浪漫主义文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