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包法利夫人》
  • 《浮士德》
  • 《鲁滨逊飘流记》
  • 爱因斯坦
  • 拜伦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美日趁火打劫
  • 美国参战
  • 交流电与直流电之争
  • 进化论的进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对存在入迷的人

     海德格尔生活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他难得去旅行,几乎从没出过国。这就难免让人认为,他的关于存在的整个哲学都汲取自他的抽象思索。

      海德格尔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有神论者。因此,他的哲学对人的自由有更多的偏重——必须选择如何生活并寻求纯粹的人生价值。海德格尔也强调“恐惧”和“死”。由于没有上帝,人类无所面对,他们自生自灭,这样就把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铸成了一盏救急灯。

      海德格尔对哲学的探索是不同凡响和独特的。他执意地认为,大多数哲学家忽视了他心目里最重要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起,海德格尔宣称,一直有一个对于“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任务正是唤起人们正视“存在”的完全意义,海德格尔因此把自己看作某种先知,把他自己的工作看作在行使着某种使命。

      尽管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被证明诱惑着许多神学家,海德格尔从来没有对它的存在概念做任何超自然的附会——存在肯定地不等于上帝。

      海德格尔的著作读起来艰涩费解,因此许多哲学家索性把他的“存在”命题当作不相干的废话加以回避,他们坚持认为海德格尔在玩弄文字游戏。海德格尔反驳这种批评说,“存在”对抗(现有语言的)理解,而他是在用一种新的语言描述“存在”的本质,使之清楚准确。

      海德格尔生造了许多新词儿,他自认为德文和希腊文(他能使用的两种文字)最适于讲述他的哲学。海德格尔还相信自己使用的那些生造的新词儿不仅仅是符号,而且它本身就是百分之百的存在,就是“是”。

      海德格尔相信人类必须特别地关怀“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天生地关怀自己的存在。由于人们存在,他们对“存在”开放,就能够听取并对“存在”作出反应。海德格尔套用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反其意而用之,“我在故我思”。

      海德格尔使用特殊的术语传达他的用意:

      我们都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不仅仅存在,我们并且知道我们存在,因此我们以这种特殊方式存在。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人类总是超越他们目前的局限,努力去成为他们尚未成为的角色。

      人们感到自己被投入到存在中,被“抛到”存在里边,这就留给他们某种奇异的感受,使他们在这世界上处于病态的享受状态,而不像完全地安居在自己的家园。

      海德格尔的哲学看起来几乎完全关注于个体的人,但他也描述现实世界里的对象,犹如他们是人们手上使用的工具。对象存在部分地是为了使用,这种使用是以人类的存在是事实为前提的。就好像工具被用来制作其他东西,人的存在也有这方面的用意。因此,海德格尔的哲学,不完全是个体的人的,相反,应该把它看成是个人与其他人紧紧连起来的极为基本的因素。

      海德格尔指出(个人)属于人群的危险。海德格尔指出由于“是”的重要性被遗忘了,人群常常变成个人生活的灵魂,给个人的可能性设置了局限。他写道:“每个人都是别人,没有人是他自己。”

      海德格尔就此写道:“作为人群一部分的存在是虚假的存在。”“作为自身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

      真正的生活意味着对存在的理解。对存在不正确的理解意味着对自身不正确的理解。每个人都通过思考他们自己的“死”来寻求他们自身与存在的关系,这是生活的惟一真实的方式。

      《存在与时间》的出版使海德格尔成了社会名人,尽管他本人极不情愿挂上存在主义的标签,这本书还是被公认为出自整个存在主义运动的最伟大的著作,但留下一些困惑,海德格尔从未完成他的哲学任务。原打算再出一本书,以深入到“存在”的本质,但书却没有问世。

      更重要的是,海德格尔在他的作品里使用的术语,如“存在”、“真理”、“人民群众”、“领袖”等等,曾是用来把他的哲学与纳粹意识形态结缘的。尽管他这样做为时不长,但辩论者们对这个情况向来愤慨不已。

      总的来说,《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不失为影响巨大的著作,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大哲学家的地位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