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向政府提出夺取、经营和开发殖民地的办法。笛福厌恶那些因高贵门第而骄傲的贵族及绅士,赞扬非上层出身的资产阶级。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民权,要求开明-。总之,从理论著述到实践活动,笛福都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他最出色的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接着又写了《辛格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罗克·查娜》(1724)等作品。这些小说大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回忆主人公过去的生活与命运。情节单纯,叙述逼真。
《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较好的作品。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是盗贼的女儿,出生于监狱之中。她清白无辜、美丽能干,幻想能够自食其力。然而,在那个社会里她孤苦无助。在有产者的种种诱惑与胁迫之下,在贫困饥饿的驱使之下,在-和不道德的社会风气的薰染中,她一步步走向了堕落。从十八岁到六十岁的“四十年来的生活是可怕的作恶、卖-、通奸、-、扯谎和偷窃”。险恶的社会环境,贫穷的威胁,不仅窒息了她的良好的愿望,而且逼使她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罪恶的深渊中愈陷愈深。当她在巴斯因穷困沦为一位体面绅士的姘妇之后,她曾受到良心的责备,想要脱离那种境况。但由于“对于穷困的恐惧”又使她“不得不留在那里”。当她和那位诚挚的银行小职员结婚后,她成了一位贤慧的妻子,但丈夫因经营亏损悲伤过度而亡故,她同两个孩子再次陷入贫穷,当靠工作换饭吃的希望又不能实现时,“贫穷逼到眼前,灵魂受到苦痛的折磨”,她无力抵抗,又开始偷窃。在生活的折磨下,她的心肠变得愈来愈麻木、愈来愈冷酷了。最后,她被抓进新门监狱。在那种地狱般的险恶环境中,她不仅不感到痛苦,反而“心里觉得安逸”。
笛福通过摩尔·弗兰德斯的命运和遭遇,通过她在社会环境的逼迫之下,一步步堕落的过程,展现了一幅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污浊而又可怕的图景:有产者的荒-无耻的生活、凶恶险诈而又伪善的本性,底层人民贫困无靠、孤苦无助的悲惨处境,司法界的残酷与黑暗,以及为金钱而卖-、为财产而结婚、为获得财产不讲道德、不择手段的-而腐败的社会风气。
小说中除女主人公外,还出现了几个与女主人公命运紧密相联的人物,如贵妇人家里的那位大少爷,巴斯的那位体面的绅士,为生活所迫而做了强盗的杰姆士,因破产而亡故的银行小职员,开当铺的“老保姆”……。这些人物各有自己的生活与命运,也都有一定的性格特征。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一定的展现。这部小说中也出现了新的结构形式。这在笛福的小说创作艺术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
笛福另外还有一些小说,如《大疫年的日记》(1722)、《一个骑士的回忆录》(1724),开始把历史引进小说领域,孕育了以后的历史小说。在另一篇小说《威尔太太显灵记》中,笛福对人物内在心理的描写,非常接近于现代的小说作品。
在笛福的小说中,主人公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中下层社会人物,这是英国小说史上的新因素。笛福之后,特别是到了19世纪,这些人物的生活与命运,就成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与描写的对象。
笛福一生贫困,基本上都是借债度日。在他的晚年为了躲避债务不得不离家出走,不久就客死他乡了。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