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生于1694年。他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曾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伏尔泰认为学校只给了他“拉丁语和愚蠢”。中学毕业后,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法官,伏尔泰却立志做一名诗人。他的即兴讽刺诗流传很广。由于在短诗中嘲笑了法国统治者,他曾两次遭流放,后来被囚禁在巴士底狱。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狱中,他开始写史诗《亨利亚特》和他的第一部悲剧《奥狄浦斯》。1718年,他的《奥狄浦斯》在巴黎初次上演就获得成功,顿时名声显赫,从此跻入文坛。
伏尔泰初露锋芒,就面临着封建专制社会的挑战。他名义上虽被誉为法国最优秀诗人,却因得罪了一个小贵族而被其仆人当众仗责。伏尔泰遭此侮辱,政府不但不给予保护,反而把他第二次投入巴士底狱。1726-1729年间伏尔泰只好避居英国。在伦敦,他以新奇的眼光观察了英国的*制度和经济生活,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和新兴文学,熟悉了英国科学思想的成就,欣赏并推崇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科学家牛顿的作品给予他特别强烈的印象,对他的世界观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1734年发表的《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集中表现了伏尔泰对英国的印象。在这部著作中,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