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果戈理
  • 黑格尔
  • 《鲁滨逊飘流记》
  • 爱因斯坦
  • 拜伦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对存在入迷的人
  • 笛福
  • 伏尔泰
  • 福楼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康德

    他的目的在于重新评判:

      形而上学——

      关于这个世界我能知道什么?

      宗教——

      我可以期待什么?

      伦理——

      我应该做什么?

      人类学——

      人类是什么?

      康德反对这两种极端的立场——所有的知识都出自经验;知识绝对地独立于经验。在这个矛盾里,康德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与经验有关,但不能完全地归结为经验。

      康德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另辟蹊径,他称之为“先验唯心主义”。

      康德这样描述他的先验唯心主义:我们拥有的认识仅仅是“现象”,而不是“事物的本体”。

      在此,康德并不总是明确地表述他的含义。有时康德似乎把现象写成“客体的外观现象”,某种对我们隐藏的现实,有时似乎把现象写成是我们所观察到、所发现的独立实体。

      我们可以把康德所认定的现象理解为是通过经验获知的,但“自在之物”则是完全不可知的,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通过我们经验之外的途径获知。

      康德的理论可以做如下概括:

      经验的客体是真实的。

      我们不能感知先验的客体,因为它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空间、时间和偶然性。

      经验的客体是“通过经验发现或假设的客体”。

      康德的目的在于表明我们不能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意味着世界的表述与它给我们的表象相分离。尽管康德不认为我们能把握本体,因为我们观察任何事物都要受到所通过的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但他并没有排除以我们的认识去真实地描摹现实对应本体的可能性。他只是排除了我们精确地真实描摹现实的可能性。对理解康德来说,重要的是,现象是我们所能经验的事物,自在之物独立于被经验的方式。

      康德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复苏了一种古代观念的讨论,在这本书里,他列举了神学与实践知识的差别。对康德来说,任何有理智的人,都能看出了解真实与了解是什么造成真实之间的区别。

      实践理性关心目的或手段。如果我能看到目的,我就会想出达到它的手段。某些哲学家争辩说,所有的论证必须包括手段和理性——“情感的奴仆”,只有知觉和感情才是我们行为的动机。

      关键问题是:我们能否客观地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或者只能听任主观的倾向引导我们?

      这是康德思想里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为普遍道德制造出一套复杂的形而上学和抽象的基础。

      康德认为哲学的地位优于神学,他坚持主张宗教必须接受理性的约束,我们必须用人的理性来解释基督教教义。

      在康德看来,不可能理性地证明上帝存在,因为那些证据都经不起推论。上帝不在空间和时间里面,因此就不能用时间—空间经验加以证明。他反对那些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人类理性受限制于世界的表象;不可能构造一套包罗万象的因果关系原则。

      康德有句著名的格言:“应该暗示着能够”,意思是因为全体人类都应该追求至善,其中兼备着美德和幸福,那么这种追求、这些美德和幸福就是可能实现的。并且,至善需要毕生追求,才能够达到。很明显,这将会受到挑战。

      按照康德的说法,如果我随心所欲地行为,那么我的行为就会按照喜好或偏爱,我今晚能够参加舞场或者去咖啡馆,这取决于我倾向于哪个地方,另一方面,如果我已经答应老师明天交出作业,我就应该呆在家里,把作业完成。我的偏好是一回事,但我的义务还要我做另外的事。

      “爱好”与“义务”截然不同,义务是我应该去做的事情,不管我是否偏好。

      康德强烈地反对单独强调偏好行为的道德性,在他看来,道德与责任和义务紧密相关,并且与自由地而不是被迫地行为相关。

      举例说明,一个人遵照交通规则限速开车,仅仅是出于他愿意这样做,或者仅仅是由于他害怕被警察抓住,这不能算作道德。只有当这个人认清他应该遵守法律,因为这里面包含道德义务时,他才算真正的道德!

      康德强调道德奠基于行为的动机里面,如果人们仅仅是偶然的遵守他们的承诺,或者出于害怕拖欠到期债务会受到制裁因而及时付账,那么此人还够不上道德。只有当此人理解他有责任这样做时,他的行为才可称为道德。一个人的“善的意愿”行为来自于责任感。

      除了善的意愿,没有任何事情能被这个世界认可。

      因此,人类应该努力发展“善的意愿”,以使他们的行为遵从理性,如果他们这样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合乎于道德。

      康德说,我们既把自己看作是经验的产物,受缚于因果关系,又把自己看成是先验的产物,只服从于理性的指引。理性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行为的场所”,在其中你的意愿可以自由选择。只有在一个自由的位置上,你才能审视或挑选一切,经过这样的纵观,你才能达到深思熟虑,从而掌握你的行为。

      理性的人,拥有选择的自由,但用科学术语表达不了必要的道德目的和实践知识。比起科学术语里的“原因”和“机制”,道德的术语更适于描绘理性、合理的目的和命令。对康德来说,道德是客观有效的,就像科学法则一样适用。人类的先验本质衍生出命令,无条件地约束着人们。一个恶人比一个善人更难逃脱理性的力量。这是一个普遍的要求。

      康德把行为的道德和行为的不道德作了区别,道德植根于理性。但康德尚未回答在不同条件下,人如何确定他的责任是什么的问题。在回答这种问题的过程里,康德发明了这个公设:“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他用几个途径表述这个公设的含义,要点如下:

      独一无二的绝对命令。要这样行动,永远使你的意志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定法律的原则。这就是说撒谎虽然能服务一种实践目的,却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为道德所接受的理由。因为如果撒谎是一个普遍规则,每个人都加以尊奉,那么,人类群体就不可能共同生活了。

      待人之道,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正如我们平常讲的那句:“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我们对待别人应像他们自己对待自己那样,而不应仅仅把别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康德不是说,每个人的利益都应该被允许或满足,康德是说,人们之间的任何对立,每一方都应该控制在对等的价值上。康德用绝对命令的规律,试图提供道德的基础原则,让人们运用理性,处理道德纷争。

      康德对哲学的影响巨大,他拒绝任何独立于经验之外的对绝对知识形式的寻求,他强调“理性第一”,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虽然我们所知的世界未必是我们个人透彻观察的产物,但除了从我们自己的着眼点之外,再无其他求知之途。经验限制着我们,如果我们试图追溯“世间的事物”,我们注定会失败,因为我们根本不能确定我们能得到这样的知识。

      康德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