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区的德军,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猛烈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虽然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但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两英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第二军团的第五十师于7点20分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时也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分,他们终于深入了内地5英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德军激烈的抵抗。但到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伞兵师会合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装备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胜利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贯用手法,并不十分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对此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盟军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早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美英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而且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俨然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道运输,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问题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非常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美英盟军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然丝毫不知。盟军的保密工作真是做到了家。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盟军改进了许许多多的装甲车,它们有供清理海滩的压路机,有在布雷区开道的装有扫雷器的装甲车,有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洲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等等,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每一个登陆部队负责人带着的作战计划上,连树木都标了出来。
到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到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戴高乐将军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巴黎的解放标志着诺曼底战役的结束。经此一战,德军有40多万人伤亡和被俘。德国再次被迫进行两线作战,陷入了前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德国法西斯灭亡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