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世界人权宣言》的发表
  • 柏林危机
  • 朝鲜战争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第四次中东战争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 杜鲁门的赌徒心理
  • 甘地遇害
  • 北约的形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分享世界霸权

    保持它的核垄断地位,遭到戴高乐的强烈反对。

      1958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时对戴高乐说,与其法国用巨大的费用去试验和制造原子武器,不如由美国提供现成的更好些。戴高乐回答说,如果美国“同意卖给我们原子弹,我们愿意购买,但必须完全由我们支配,不加任何限制”。

      戴高乐认为,法国必须拥有自己的-。在法国科学家的努力下,1960年法国终于在撒哈拉沙漠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同年,法国制订了“国防现代化十年计划”,以加速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

      美国则极力限制法国发展核力量,并于1969年提出所谓“多边核力量”方案,根据这个计划,北约组织盟国将不建立自己的核力量。戴高乐坚决反对该计划,并拒绝在部分禁止核试验的莫斯科三国条约上签字,全力推行自己的独立的核力量计划。

      为了在大西洋联盟中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地位,1958年9月17日,上台才三个半月的戴高乐就提出法国应当直接参与大西洋联盟的-和战略的最高决策,联盟领导权不应由美、英两国掌握,而应建立美英法三国领导核心,并威胁说,如果他的建议被拒绝,他将不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合作。

      其实,戴高乐并非要脱离西方联盟只不过是要撤离美国控制下的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保持法国的独立地位,不受别国的摆布。他的意见果真遭到美英的拒绝,他便采取了一系列反对美国控制的措施。

      1959年3月,法国公开反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规定,决定不论战时或平时,法国地中海舰队都由法国自己控制。

      6月,法国宣布不同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法国储存-。

      1963年6月,宣布法国的大西洋舰队今后在战时不再“自动”归北大西洋公约军事司令部指挥。

      8月,戴高乐又宣布收回对原定在发生战争时,“自动”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司令部指挥的几个法国中队飞机的指挥权。

      1966年2月,戴高乐更是宣布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迫使美国撤出和拆除其在法国的驻军及军事基地。

      为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使法国能够取得以大国身份单独同前苏联对话的资格,戴高乐积极发展法苏关系。尽管他强烈反对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认为国与国的关系并非取决于意识形态,而是取决于国家的利益;法苏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应该寻找和解的办法。

      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了法国。在双方的会谈中,戴高乐提出了在欧洲大陆范围内实现“缓和、互相谅解和合作”的主张,并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脉”建立欧洲人之间的往来联系。戴高乐认为,通过赫鲁晓夫访问法国,“在法俄几百年以来的关系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情”。

      1967年6月,戴高乐对前苏联进行了访问。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欧洲的问题首先应在欧洲范围内进行讨论,欧洲大陆国家应该努力为东西方缓和准备必要的条件。以此可见,戴高乐企图通过发展法苏关系,既增强法国同美国打交道的资本,又借助前苏联的力量牵制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戴高乐深知,像法国这样的国家要谋求大国的地位,还必须最大限度地联合其他中小国家并取得他们的支持。戴高乐十分重视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声称,法国有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发挥作用。

      戴高乐尤为重视中国的作用。他认为在亚洲若没有中国的参与,是“绝对不可能设想”办成任何大事的,“中国本身的庞大、它的价值、它目前的需要和它将来的广阔前途,使得它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心和注意”。法国应该“如实地承认世界”,“应该能够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也让中国听到法国的声音”。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仍严厉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情况下,法国于1964年1月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大步骤,充分体现了他作为-家的远见卓识和胆略。理所当然,他受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戴高乐执政期间制定的外交政策,维护了法兰西的独立,提高了法国的威望,打破了美英称霸世界的-格局。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