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内瓦会议
  • 塞得港之战
  • 水门事件
  • 沙漠风暴行动
  •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 马歇尔计划
  • 美国的太空侦探
  • 美国的海上侦探
  • 欧安会的召开
  • 穆巴拉克计惑以军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苏伊士运河战争

    河一直由英、法等国控制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所霸占。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区派驻了近10万军队,长期对埃及进行殖民掠夺。埃及人民为了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进行了多次英勇的斗争,1954年10月,埃及和英国签订《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规定英国分批撤军。1956年6月12日,最后一批英军撤出埃及,结束了英军对埃及74年占领的历史。英军虽撤走了,但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仍然由苏法殖民者所控制。埃及人民对这种“国中之国”的殖民统治残余非常愤恨,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应该全部收回苏伊士运河。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冻结运河公司在埃及和国外的资产,运河航道由埃及管理,埃及将用运河公司的收入来建造阿斯旺水坝。这表达了埃及人民要求消除“外国统治的罪恶”的决心,给予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

      英法两国为了挽救自己失败命运,经过3个月的策划和准备,勾结以色列,于10月底对埃及发动了军事侵略,企图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以色列则想借英法的力量达到削弱其阿拉伯对手的军事力量的目的。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1个伞兵营在西奈半岛未特拉山隘空降,以4.5万人分四路进攻西奈半岛。当时埃及军队共约15万人,有坦克500余辆,作战飞机250余架(勘用者仅100余架)。纳赛尔为集中兵力保卫苏伊士运河,30日下令驻西奈半岛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色列10个旅,经过5天进攻,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10月30日,英、法政府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向埃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停火并后撤军队,由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埃及政府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于是,英法于10月31日成立联合司令部,向埃及宣战。英、法派出飞机、军舰、炮艇疯狂轰炸开罗、塞得港、亚历山大等城市。以色列军队则在西奈半岛全面进攻埃及。

      面对英、法、以色列等国的野蛮侵略,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抗击。在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民族尊严中,埃及人民同仇敌慨,共同反击侵略者的入侵。

      埃及人民的正义斗争得到了多数亚、非、拉国家的同情和支持,特别是阿拉伯各国从外交、-、经济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中国政府11月1日、3日、7日分别发表声明谴责英、法、以的侵略行径、声援埃及人民,并赠送2000万瑞士法郎和大批物资给埃及。

      英、法、以等国的侵略行为也引起了西方各国内部的冲突。美国为了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渗入地中海,乘机利用这一机会,不支持英、法、以的军事行动,声称这是非正义战争,并要对英、法进行经济制裁。这反映了美国力图取代英法在地中海地区的地位的阴谋。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英法停火。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英、法两国政府被迫于11月6日宣布停火和撤军,承认埃及对苏伊士运河拥有主权。至此,这场历时仅9天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12月22日,英、法侵略军全部撤出埃及。以军一直到第二年3月才全部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联合国紧急部队被布置在埃以边界两侧。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军阵亡约1650人,伤约5000人,被俘和失踪约6200人,损失飞机215架。以军死亡约200人,伤约900人,被俘4人,损失飞机15架。英法联军死亡26人,伤约130人,损失飞机5架。战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约10年的相对缓和时期。经过这次战争,埃及人民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而英、法则失去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