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以色列的国母
  • 伊丽莎白女王
  • 越南战争
  • 诱骗艺术
  • 最后通牒
  • 追踪飞毛腿的天眼
  • 中国出兵决定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阿波罗11号
  • 西奈半岛战役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人造卫星的激烈争夺

    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冲击了美国,美国政府出现信任危机。为了改变被动局面,美国政府发布紧急命令,发射先锋号卫星,同时命令冯·布劳恩用陆军中程导弹“朱庇特”发射人造卫星。

      1958年1月31日,冯·布劳恩主持把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送上天。这颗卫星连同最后一级火箭外壳共重64公斤,轨道最高点1584英里,最低点219英里,绕地球1周需1小时55英里。卫星虽小,但装有电子观测仪器,可向地球发回信息。“探险者一号”在运行至2000公里以上发现放射能很强。1958年3月17日美国发射“先锋二号”,采用太阳能电池。为了测定放射能,美国于1958年3月23日发射“探险者三号”卫星,测得地球外围有一层很强的辐射能带,称为范艾伦带。这个卫星使用了钢丝录音机,长时间记录结果,定时将观测结果送回地球。

      人造卫星的竞争,促使各发达国家对科技政策进行全面调整,普遍增加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加强科技情报和教育工作。美国在这方面的震动大,调整也大,1958年新建科技情报服务局,成立国家宇航局,协调组织美国的空间科技活动。60年代,美国宇航局已有职工3-4万人,预算达50-60亿美元。

      1958年12月8日,美国发射“成功计划”卫星,最早在太空传送人的声音。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