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 向神密的大洋挑战
  • 绕过好望角
  • 《堂吉诃德》
  • 《巨人传》
  • 繁盛时期的米开朗基罗
  • 薄伽丘与《十日谈》
  • 拉伯雷
  • 人造卫星的激烈争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靠信仰得救

    接受上帝仁慈的拯救。拯救是一份恩宠,而不是一种努力。信仰意味着上帝自主地拯救世人,而不是因为世人卖力的趋奉。卖力的趋奉(建造教堂、烦冗的礼拜、刻意的苦行,等等)并非得救之道,热爱上帝才会有得救的自然结果。路德的信仰终于形成了,并成为指导宗教改革的一部分。

      大主教阿尔贝特向教皇抱怨路德的行为,但是教皇只把这件事看作是一场局部的纠纷。路德进而质疑教皇的权威,导致争论在更广的范围内发生。与此同时,路德贴到教堂大门上的“九十五条论纲”,被印刷成书并一版再版。他的观点赢得了公众的支持,他本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英雄。现在,台彻尔这样的赎罪券推销员走到大街上有了危险。萨克森的腓特烈,决定在他的王国里庇护路德,使其不受教廷的伤害。腓特烈厌倦了意大利教皇对德意志事务的干涉,乐得看到地区大主教吃瘪。

      如此,路德的宗教改革就变成了宗教与-力量的混合物。路德的目的是净化罗马天主教廷,保持教会的纯正。很快,他就被事变所裹挟,他的新看法变成基督教世界的精神与道德重整。即便如此,他和他的同党梅兰希顿仍不认为,他们创建了一个新的教会。这是姗姗来迟的,直到《教义条款》在1577年最终由路德宗教会确立。

      在1518年的奥格斯堡会议上,路德拒绝收回他的观点。他被迫在服从或背叛教皇的权威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他最终选择了背叛。路德的朋友出于对他安全的担忧,连夜把他偷渡出奥格斯堡。1519年他到莱比锡参加一场辩论,对手是一位名叫约翰·艾克的善辩的人物。艾克把路德辩到图穷匕见的地步,必须作出选择,要么《圣经》,要么罗马教廷,路德选择了《圣经》。从那时起,路德就没有退路了。1520年,路德声名大噪,他的小册子用德文和拉丁文出版,通俗易懂,很多人阅读。1520年他写的作品有: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路德把这个作品比作吹倒杰里科城墙的号角。他号召日耳曼的统治者改革教会,他疾呼要在日耳曼实行改革,就不能不破坏教皇的权力。路德号召日耳曼的国王和诸侯们起来推翻教皇的权力,他给世俗的权力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任务。

      《教会的巴比伦之囚》,抨击罗马教廷七种宗教仪式,路德把宗教仪式简化为两种(基督徒可以自己举行的)仪式——婴儿和新皈依教徒的洗礼和教徒集体领圣餐,以及忏悔告解仪式。

      《论基督徒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路德阐述他的主张:上帝自由地依据信仰,而不是仪式、宗教功课或苦行功夫去拯救信徒。

      在路德看来,罗马教皇已经变成了非基督徒,所作所为犹如魔鬼。他写道:“不必奇怪,如果上帝从天上降下一场怒火或者硫磺火,把罗马打入地狱,就像上帝曾经这样对待撒旦和罪恶之城格莫拉似的。”

      1520年6月15日,罗马发布了教皇通谕令,谴责路德是异教徒,要求正统的基督徒烧掉路德的著作。路德派教众的回答是当众烧掉教皇的通谕。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尔斯五世,想要协调罗马教廷与路德派教众之间的冲突。他知道不能容忍整个民族的日耳曼教会割裂他的帝国版图。他传唤路德到1521年召开的沃尔姆斯议会上,路德当面对皇帝申明:“除非《圣经》或令人信服的说理证明我错了,否则我宁可做一个称义上帝问心无愧的囚徒。我不能反对我所不情愿反对的事情。与良心作对既不安全又不正确。愿上帝保佑我。阿门。”

      一个月之后,路德被罗马教庭革除教职并宣布不受法律保护。他只得躲入一个名叫瓦尔德古堡地方的教堂里。在这里他开始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他于1534年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的翻译工作帮助了现代德语的形成。路德的《圣经》和赞美诗在宗教改革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能够阅读《圣经》,从最高阶层到最低阶层。在此之前,《圣经》都是拉丁文的版本,只有教士和学者才能阅读。翻译成德文,并且刊行于世,现在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阅读《圣经》了。

      在改革某些核心信仰的同时,路德希望改革教会的清规戒律。他不赞成修士、修女和神甫独身,不赞成禁止牧师结婚。他自己就与一位叫做凯瑟琳的还俗修女结了婚,他们共同养育了几个孩子。

      路德强烈地支持1524-1525年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加强了世俗王公的势力,德意志因此四分五裂。1524年以后,只要罗马教廷对沉默的路德采取任何措施,都会引起内战。

      1529年在施佩耶尔议会上,日耳曼同意接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诸侯们,共同提出“抗议宗”,反对罗马帝国和信奉天主教的诸侯。1531年,缔结“抗议宗”的诸侯和城市形成了一个-实体,叫做施马尔卡尔登联盟。这个联盟是欧洲的一股新兴力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一步又一步地传播到欧洲所有国家。在马丁·路德的有生之年,他终于看到整个欧洲大陆都实行了宗教改革。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