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样 此音频节目中注明了:此评书小段的作者是刘兰芳的弟子梁军。记者就此联系到青年评书演员梁军,他对记者表示已经看到网上流传的小段。“这个评书小段的作者确实是我,但我只给圈内的几个朋友听过,不知怎么就传到网上了,不知谁干的,真缺德。” 他表示,现在网上流传的只是小样,不是正式录好的评书。“我从去年7月份开始录制,现在基本已经录完了,正在修改中,一共录制了95回,一回25分钟,总共有2000多分钟吧。”他透露,已经有一些电台正在跟他联系,希望能够播出,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哪一家首播。 对于其中网友批评的“太露骨”,他表示自己是依据《-》删节本改编的,对不可避免的性场景,他一般用“西门庆就把灯一关,春风一度”之类的词语来表现,不会太露骨。
《-》书中内容及插图 评书艺术亟待振兴 梁军说:“我今年34岁,2003年才开始学说书。但对《-》,我从1992年开始读,读了几十遍,手头有好几个版本,也看过很多专家的研究成果。我改编《-》,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声现在还有郭德纲,但评书却日渐式微。我的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我还想振兴评书艺术。大家关注的不应该是我,也不应该是《-》,而应该是评书艺术。” 梁军表示,《-》是古代的四大奇书,这个题材可以碰。如果大家对它价值的认识仅仅是-,那就贬低了它的价值。比如说《红楼梦》的写作,在情节布局上就受到它很大的影响。这个评书说的是《-》中的传统文化,比如其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社会风俗等。比如西门庆喜欢的香茶苜蓿饼,就是明朝的口香糖。如果今天谁能把它恢复过来,那就是恢复传统文化。 网民争论 正确引导还是自我炒作? 听过《西门庆××吴月娘》这段评书的网民对梁军的举动评价不一,争论非常激烈。支持者认为,拿现今来说,比《-》更加露骨的书籍也比比皆是,但那些垃圾书籍,除了专写男女之事的那点勾当之外,是不存在什么价值的。对于梁军来说,修改《-》为良家评书版本,对社会来说是起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 而以秀骨书生为代表的网友,则对梁军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斥责梁军,“别说你高尚,谁也掩盖不了那些-内容对读者的影响。在光明正大的理由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阴险无耻的影子。”更多的网友对梁军的动机表示怀疑:“想说评书,说什么不行,搞一个-小说《-》来说事,自我炒作的目的太明显了。” 专家评说 《-》这部书得“慎重说” 就此,记者联系到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她向记者表示,梁军确实是她的弟子,他要说评书版《-》的事情,她之前也知道。 刘兰芳表示,她目前还没听到这部书,不好对具体的作品作评价。她说:“我的态度是这部书得慎重说,它在历史上老有争议,得考虑很多问题。”但她也表示,梁军还非常年轻,应该多创新,就让这些年轻人试着说说看吧。 记者随后致电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她对此事表态慎重,表示目前对此事不太了解,不便发表意见。 评书版《-》不伦不类 对于此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曾表态,认为只要把《-》的-内容删除,书中反映的市井百态当然可以说。但他同时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如果不到40岁,生活阅历就非常少,这时候来说古典名著,是不是有能力来把握?” 曲艺评论家常祥霖则坚决反对梁军做评书版《-》的行为。他对记者表示,《红楼梦》、《-》的情节,都不具备评书的基本结构,缺乏一环一环的悬念。之前有人将《红楼梦》改编成评书,也不成功。打个比方说,你让牛、马拉着汽车,这不是不伦不类吗?他表示,改编者必须有很高的文学和曲艺修养才行。易中天自己有学问,所以把雅的东西说通俗了,但有些人只能把俗的东西再俗化。他认为,搞评书版《-》太猎奇,是哗众取宠的行为。“我不赞赏,也不会去听。” 电台态度 审查没问题就可以播出 记者随后采访了部分电台与电视台相关栏目负责人。覆盖京津冀等地区的廊坊人民广播电台长书频道,是国内首家以播出评书为特色的频道。该台副台长田绍杉向记者表示,他已经知道评书版《-》的情况。 田绍杉介绍,他们的长书频道汇集了各方名家的评书,这些作品的题材内容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他同时表示,除了主旋律,他们也要考虑市场。如果通过审查,领导觉得评书版《-》的选题内容没问题,廊坊人民广播电台就可以考虑播出。他还表示,评书界有个说法是“生书熟戏”。老评书受众肯定要小,《-》之前没人说过,听众可能会感兴趣。 记者随后联系到央视《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他向记者表示,他们还没有着手《-》的选题,也没有评书演员进《百家讲坛》的先例,但对这个题材不排斥。 信报记者张守刚 【评论】 急功近利救不了评书 拿《-》说事,梁军先生确实很聪明。目前国内几十家评书类的电台频道,大多数还是靠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连丽如等几位名家撑着台面,他们最拿手的,仍然是《童林传》、《岳飞传》等老段子。这时候杀出来一部《-》,若能获准播出,吸引大量听众确在情理之中。 但这绝对不等于“振兴了评书”。评书到底需要不需要拯救,这暂且不论。但是,如果评书成为热点不是因本身魅力,而是靠着一些争议内容,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凭借梁军先生目前的文化底蕴与评书功力,能否将评书版《-》真正说得漂亮,存有疑问的也不止我一人。更多的人会相信,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行为,对于评书艺术只能是“饮鸩止渴”。 怎样拯救评书艺术?谁也没有标准答案。但凭借拜名师学习三年,然后挑一本有争议的文学名著,5个月录音,找个电台播下,如此这般,评书艺术就“有救”了?对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个答案:纯粹扯淡。
北京娱乐信报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