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面条像腰带锅盔如锅盖 陕西十大怪(组图)
  • 民族舞蹈诗《鄂尔多斯婚礼》带来淳厚草原风
  • 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集《云岭天籁》在京上演
  • 凤凰文化的精髓是和美
  • 了解古人习俗:中国古代风俗图解(组图)
  • 山西四大梆子将同台亮相京城
  • 中蒙联手保护长调民歌 成立协调指导委员会
  • 老北京美食:一个老饕守护传统涮肉的情结(图)
  • 擂台赛找民间段子王 美国资助修复明代佛经
  • 中央民族歌舞团赴台湾演出 牵起两岸民族情(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老艺人搭桌戏:人不亲艺亲艺不亲扇子亲(图)


    前排左起:侯宝林、殷秀岑、常宝堃
    后排左起:常宝华、马三立、韩兰根、关宏达、赵佩茹、常宝霆
    (图片来源:中国曲艺网)  

     

      梨园旧俗中,每到逢年过节时,戏班里都要封箱唱一出“搭桌戏”。搭桌戏的名称,源自晚清时的庙宇。过去,一些寺庙为了筹集用作修庙的钱款,会约请戏班来演戏。戏台都是临时用土木堆积而成,台下摆放一些桌子和条凳,附近的善男信女在看戏的同时,会或多或少地自愿捐些钱物。等人坐满了,晚到的观众没有座位,这时候,管事的就会冲着伙计喊:“搭桌子!”意思是赶紧添加临时的桌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种为了筹款而举办的义务演出称为“搭桌戏”。

      戏班里的“搭桌戏”一般都在农历年底时举行,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悉数上阵,毫无怨言,目的是将演出的所有收入捐助给班社里收入微薄、生活拮据的底包、龙套等人。钱虽不多,但总归可以解决些燃眉之急,能让他们在年节时采购点儿简单的生活用品。这种艺人内部互助互济性质的“搭桌戏”,也叫义务戏,接济穷人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给底层人一些温暖的精神安慰。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