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左起:侯宝林、殷秀岑、常宝堃
后排左起:常宝华、马三立、韩兰根、关宏达、赵佩茹、常宝霆 (图片来源:中国曲艺网)
梨园旧俗中,每到逢年过节时,戏班里都要封箱唱一出“搭桌戏”。搭桌戏的名称,源自晚清时的庙宇。过去,一些寺庙为了筹集用作修庙的钱款,会约请戏班来演戏。戏台都是临时用土木堆积而成,台下摆放一些桌子和条凳,附近的善男信女在看戏的同时,会或多或少地自愿捐些钱物。等人坐满了,晚到的观众没有座位,这时候,管事的就会冲着伙计喊:“搭桌子!”意思是赶紧添加临时的桌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种为了筹款而举办的义务演出称为“搭桌戏”。
戏班里的“搭桌戏”一般都在农历年底时举行,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悉数上阵,毫无怨言,目的是将演出的所有收入捐助给班社里收入微薄、生活拮据的底包、龙套等人。钱虽不多,但总归可以解决些燃眉之急,能让他们在年节时采购点儿简单的生活用品。这种艺人内部互助互济性质的“搭桌戏”,也叫义务戏,接济穷人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给底层人一些温暖的精神安慰。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