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吃重阳糕的传说
  • 九九重阳——吃重阳糕
  • 厦门漆线雕落户北京(图)
  • 作家二月河笔下的重阳节:最好能变成举国狂欢日
  • 和谐小院儿规矩有讲儿 四合院人衡量人的标准
  • 营造谐喜庆文化氛围 河池铜鼓将又再度擂响
  • 2006年中国越剧艺术节在绍兴开幕
  • 上千名海内外民间艺人前往上海寻访草根艺术
  • 新疆刀郎老艺人将领工资
  • 万圣节孩子肆意搞鬼 重阳节成了崇洋节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原生态黎族文化亟待保护(图)

      自汉代开始已有文字记载的黎族文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目前只有在闭塞地区的黎寨中五十岁以上的黎族妇女身上才能找到。这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正濒临消失——黎族五种方言文身的图式各不相同,而其中赛方言的文身已经绝迹。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什运村八十七岁的王妚大,是目前仍健在的、黎族民歌最杰出的传承人。她能唱上千首民歌,熟记三十多种不同的黎歌歌调,人称“海南刘三姐”。她传唱的黎族古老民歌,被专家认为对海南原生态民歌的创作发展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然而目前正面临着歌随人逝的威胁。

      黎族的传统民居船形茅草屋这种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传统民居也正濒临消失。海南本地媒体日前报道称,在船形茅草屋保存得比较完好的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船形茅草屋正面临被改造——年轻人深感茅草房的不便,盼望住上条件更好的砖瓦房。

      改善生活条件还是保护民族文化?有关专家称,对于船形屋这种古老建筑技艺的保护应学习贵州凯里的苗寨、湘西凤凰的吊脚楼,在保留民族建筑特色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让百姓在保护中受益,开发保护两相宜。

      后继乏人是黎族文化保护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黎族青年不再穿黎锦、不再唱黎族民歌、黎族少女更不愿文身。资金缺乏问题也是民族文化保护的瓶颈之一。

      王学萍认为,保护和发展黎族文化,要做到“有书、有画、有影、有物、有人”。有书、画、影视作品能够保存;对黎族传统生产生活物品、历史文物要整理保存;黎族年轻一代要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但是,即便走上现代工艺制作的黎锦工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凯,这位将为数不多掌握黎锦工艺的黎族妇女组织起来抢救黎锦工艺的企业家,日前在冰山沙龙表示,虽然她认为对于技艺性的民族文化“开发是最好的保护”,但是在如何开发黎族民族文化产品,如何寻找产品的市场等问题上仍迷惑重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尹海明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