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终身不嫁 探秘一生没有男人的自梳女群体
  • 重阳节登高眺远 赋诗饮酒吃花糕
  • 收藏核桃手球千余只 手球世家传承京味文化(图)
  • 台湾戏曲名家11日晚京城亮绝活
  • 抢救《格萨尔》 国家大力保护与发展西藏文化
  • 江苏将出台《条例》抢救性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人
  • 安徽黄梅戏剧院北美巡回演出20余天获圆满成功
  • 上千名海内外民间艺人前往上海寻访草根艺术
  • 原生态黎族文化亟待保护(图)
  • 纪念京剧大师谭富英百年诞辰 群星四台大戏共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的别称也很多:“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团圆节”一词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