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大多数传统戏曲剧种正在相继流失、后继无人而满怀愁绪时,流传于台湾、东南亚一带的南音,却宛如一朵奇葩,从本土的士绅厅堂,一路绽放到了欧美的一流艺术殿堂,在众多世界级的艺术节上频频亮相。
民族音乐要生存必须“求变”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南音是流传于我国闽南语地区和东南亚的一种古老民间音乐。它保留了汉代以来中原雅乐的许多特点,曲调典雅柔美,既有古代君子遗风,又富于宫廷音乐的气质。台湾的汉唐乐府是南音艺术的积极拥护者。然而在20多年前,汉唐乐府的创办人陈美娥第一次接触南音时,却为这门艺术的“老态龙钟”而感到震惊:随着老人们一个个逝去,台湾南音之声越来越微弱。“我感觉到了这种古老艺术断代的危机。”她说。
南音本身流传下来64套琵琶指法大曲,是保存相对完整的民间传统音乐种类之一。陈美娥并没有局限于把这些单曲照搬上舞台,而是重新整理和组合后,推出了新的大型舞台歌舞作品,《艳歌行》、《韩熙载夜宴图》正是其中的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从曲调词牌到乐队编制,完全使用了南音的原稿,舞蹈部分则编入了梨园戏的舞步。让这种原来在“贵族沙龙”中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登上舞台。
一位研究南音的学者指出,传统文化的保存要让它活在当下,必须重新建立自己在现代社会的“生态圈”,使之重新获得当代人的喜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