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抡起来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好玩,就拿起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
今天,埙已经被世人所慢慢熟知,但是当年的赵良山为了这个小小的陶埙却经历了许多的波折。由于这种乐器受到音域和音量的限制,在唐朝以后就已经慢慢失传,包括一些文字的记载就更少了。赵良山通过自己的摸索,对埙进行了改造,并钻研出了它独特的吹奏方法。而当他要把这个乐器推荐给众人的时候,以开始并没得到认可,他为此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直到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用古乐队上演《编钟乐舞》的机会,赵良山以一曲《哀郢》让埙重获新生。
赵良山只有一分钟的表演时间,而就是这一分钟轰动了中国,乃至世界乐坛。而那段让埙重返舞台的艰苦的过程,更让他难以忘怀。
我就这一分钟 就是我的出头之日 这就是一线天
赵良山已经出了多张埙乐专辑,他说,现在国人对埙的认知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让他非常欣慰。他说,应该要让这个独一无二的中国声音延续下去。
见习记者王继成报道。 厦视在线
< 1 > < 2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