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发现,听曲的年轻人里,有不少竟是第一代的铁杆“纲丝”。刘女士是某电视台的编导,前两年曾经每周末都去天津听相声。她告诉记者:“前几年每周都要去‘德云社’听郭德纲说相声,听了两三年以后,现在有点听烦了。在听相声的过程中我发现相声段子里经常有唱鼓曲的,我就打算来这儿听听,到底这鼓曲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听了一次以后,感觉挺有味道的,比相声可好玩多了,慢慢地就听上了瘾,现在一礼拜不听就难受。”
刘女士还即兴给记者念了段鼓词:“你看《丑末寅初》里这段描写,我觉得用词就特别有味儿———‘渔翁出舱解开缆,拿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那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它是扑扑楞楞两翅儿忙啊,这不飞过了那扬子江!’描写得多好呀。”
刘女士还没说完,她旁边一位姓丁的男士抢着说道:“相声听得时间长了,感觉有点闹。本来平时工作压力就大有时候就挺烦的,听相声的时候又那么吵,听完以后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感觉不是在休息。来这里静静地听几段鼓曲,听故事的同时领略一下其中的文化内涵,我感觉是一种非常好的休息方式。”据丁先生介绍,他在一家公司工作。
在记者采访中,不断有年轻人过来同刘女士和丁先生打招呼。原来,他们都是以前一起去天津听郭德纲相声的时候认识的。记者发现,从听相声转到听大鼓的观众,竟然占到这些年轻观众的一半以上。
我就喜欢鼓曲的文化内涵
“我真的感到鼓曲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达到的。”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小黄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在学校听了一次京韵大鼓的演出后,就被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深深吸引,从此,系里的很多同学经常搭伴去天津听大鼓。后来听说广德楼从6月中旬开始恢复固定的鼓曲演出,而且还从天津请来一些鼓曲名家的消息以后,就“转战这里了”。
演出的过程中,一位频频给演员献花篮的年轻男士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位男士告诉记者,他今年27岁,姓吕,是某酒店的大堂经理。因为喜欢古代文学,他每周末都要来广德楼听大鼓。“虽然这儿一张票二三十元,但每次光买花篮我也要花三四百元。”
记者了解到,所谓献花篮,就是观众碰到自己喜欢的演员或表演精彩的演员,就可以在剧场买花篮现场献给演员,是捧场的意思。只要有观众献花篮,演员在一段演出过后,都要返场再说一段大鼓来感谢观众。
听鼓曲更另类也更时尚
还有一类听鼓曲的年轻人,属于喜欢玩另类、追求与众不同的一群人。“现在不都流行返璞归真吗,我就是喜欢玩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前两年我也听郭德纲的相声,现在他们都去听相声了我就不听了,我改听大鼓了。”一位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年轻人说,“估计过不了两年,大鼓也会像相声一样火爆。”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听鼓曲的年轻人,也有三四个。
大鼓热之郭德纲
德云社9月也将开展鼓曲演出
关于“纲丝”白领改听大鼓书的现象,本报记者还采访了郭德纲先生。“我的观众去听大鼓书,好呀。我也很喜欢听鼓曲,我太太就是说大鼓的。”郭德纲说,“鼓曲的欣赏,需要你的文学功底、个人的修养等很多因素,所以说鼓曲观众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是每个人第一次进剧场都能听得了,或者说听得懂鼓曲的。”
郭德纲的搭档于谦先生也对这个说法表示赞同,他说:“相声更通俗易懂,鼓曲则需要观众有更高的文化层次。”
郭德纲告诉记者,2002年的时候,当时德云社还在进行大鼓书的表演。但因为大鼓书的观众相对来说培养得较慢,需要观众的文学修养等很多因素,德云社2003年初暂时中断了鼓曲这项表演,全部精力投入到相声。“相声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年龄、职业、文化,只要你听得懂中国话,就能听懂相声。”郭德纲还向记者透露,德云社现在在相声方面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德云社还是要发展鼓曲。
至于20多岁的年轻白领是否能真正听懂鼓曲,郭德纲表示:“现在80多岁听得懂大鼓的,20多岁时他也听不懂,这都需要慢慢地培养。这和大鼓需要发展的环境一样,观众需要在这个环境里慢慢地熏陶。要是电台、电视台都放大鼓,那大家就都听得懂大鼓了,就是要熏。”
出于对鼓书的喜欢,郭德纲的德云社目前也在积极联系全国各地优秀的鼓书演员,准备组建“德云社鼓曲社”。目前他们已经和一些琴师签约,很多老艺术家的传人也正在联系。如果一切正常,今年9月份德云社就将增加鼓曲项目。
来源:新华网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