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大约各占一半;所谓“水爆”,就是把切好的肚儿,放入沸水里一氽,捞出来蘸上佐料来吃———这是最有老北京特色的一种做法。在这里,我重点说说“水爆”。
最早,人们“水爆”只爆羊肚儿吃,后来发展为既爆羊肚儿,也爆牛肚儿。爆肚儿首先是选料。肚儿的每个部位的形状、口感、味道和爆的火候都是不同的。过去老北京卖爆肚儿,在摊上挂上新鲜的肚子,食客指哪爆哪儿,按部位当时议价。其次是清洗,现在有的人用碱水洗,有的人干脆就用洗涤灵洗,其实真正的老北京爆肚儿就用清水洗,其秘诀在于浸泡的时间掌握,长了短了都不行,浸泡时间恰到好处,再用清水按一定程序清洗,肚子就洗得倍儿干净了。再就是裁和切,这很需要功力,裁要裁合适,切要刀功好。接着就是爆,即把切好的肚儿往沸水里氽,这氽最见功夫,因为时间短了生,时间长了老,要的是那不生不老的“恰到好处”,这样吃起来才脆、嫩、筋道儿,越嚼越香,越品越有味儿。吃爆肚儿蘸的佐料和涮羊肉的调料差不多,只是不同的店家有不同的原料配比。老北京当时分东安市场和南城天桥两派,逛东安的阔人多,爱吃清淡口味的,调料里不加酱豆腐、韭菜花和卤虾油;而逛天桥的穷人多,口味重,调料里就要加这些东西了。
吃爆肚儿也有讲究,先吃有嚼头的蘑菇、肚板等,然后再吃嫩的肚领、肚仁,喝酒最好是喝二锅头,不知为什么吃爆肚儿喝二锅头忒香,喝别的酒就差些。肚儿吃完了,再要一碗爆肚儿的滚汤,把剩下的调料兑入汤中,就着芝麻烧饼一吃,真是美不胜收!
要想品尝真正的老北京爆肚儿,就要去老字号,现在北京主要的老字号有位于什刹海银锭桥的“爆肚张”、前门门框胡同的”爆肚冯”、闹市口的”爆肚满”和健德桥下的“金生隆”(即原老北京东安市场“爆肚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金生隆”。
还要顺便说一下,我读过梁实秋的一篇散文《爆双脆》,文中提到了北平的爆肚儿。但梁文把爆肚儿的一种“芫爆”,误写成了“盐爆”,音同字不同。梁老先生晚年思乡心切,但因年代久远而记忆有些模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我在北京的餐馆里,经常看到菜谱上写着“盐爆散丹”,这就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了。(中国经济时报
徐胜源)
(来源:新华网)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