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举办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们畅谈客家文化,感受客家民俗,共谋客家经济发展。而让他们成功搭起沟通桥梁的,就是客家代代相传、延续千年而被誉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的客家方言。
此间举办的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世界各地客家研究专家认为,相对于其它语言体系,客家方言保留了更多唐宋以前的语音、语法结构和词汇内容,有着更多的“古风遗韵”。因此,学术界认定,客家方言对研究中国古汉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保存完好且一直使用至今的语言“活化石”。
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语言,又称“唐音”、“客方言”、“客话”或“客家话”。一般认为它是魏晋时代流传下来的,经过南北朝的发展,最终在唐代定型。由于客家人为避战乱南迁至山区,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客家方言也因此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
客家方言的发音也较为独特,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入声的韵尾。因此,一些唐代诗句用普通话读起来显得很不押韵,但用客家话读起来就顺畅得多。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句古诗,斜在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