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至今,在潜移默化中不经意累积出了一部华夏文字演化史。远的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推广简体汉字为核心的文字改革也算称得上是一场文字的革命了。就拿最常用的“与”、“无”、“台”、“边”等字,要写繁体字真是对小学生的一种折磨,所幸凡是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都成了这场文字改革的受惠者。然而,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究竟有没有亲缘可循呢?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我有机会在碑刻及文物铭记、刻款考古中发现一些文字演变资料,一鳞半爪录为笔记。
九十年代参加编写《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漆器全集》,这部分类全集有好几百卷,全集的规范文字要用繁体字、直排,用繁体字书写对于年及古稀的编者,驾轻就熟不成问题。但是我却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有一件编录的元墓出土漆器上,其一行针刻款上有“靈隐山”地名,其“隐”字就和现在规范的简体字一样,而审稿的先生,却按通例,审后把“隐”字转成繁书“隱”字,误作“靈隱山”了,为此,我只能在文章中多加一个注,硬是把此字又复原回来。《辞海》(1979年版)为“隐”乃“隱”的简化字,其它古代小学类说文书中我也没有查到这个“隐”字。然而却在碑刻资料中又一次查实到了这个“隐”字的书法,在位于山东掖县云峰山之阴,传为北魏大书法家郑道昭于北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