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里装的不是真人血,而是用红色素加蜂蜜再加酒,熬制出来的特殊“血”。“血浆包”有一个小起爆点,里面装了非常少量的火药。导演给口令时,电源一通,起爆点就响了,产生的冲击波把外面衣服打破后,在演员衣服内事先贴好的“血浆包”就冒出了汩汩的血液。
当然为了剧情的需要,人体中弹点不仅局限在外衣上,头部、脸部、后脑勺这些人体非常敏感和特殊部位的炸点,又是如何设置的呢?皮肤-点,也就是脸部跟头部的-点,虽然占的地方很小,但为了效果真实,让观众看不出来,就需要化妆师精挑细作,在这个地方预先埋下东西。
烟火师侯风景话语中藏着几分神秘感。要在皮肤上安装微小炸点,化妆师凭借的是一种叫“肤腊”的化妆武器和高超的掩盖技术。
留心的人都会在拍摄现场发现一个现象,地面上插着一面面小红旗,这些小红旗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烟火师告诉记者,小红旗其实就是炸点的位置。它首先是指示摄影师的拍摄位置,第二是给演员提醒的。演员根据红旗的位置来寻找他们行走的安全路线。
一般来说,要确定引爆的准确时间,演员们必须根据炸点的设置进行走戏。这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烟火部门却能够根据演员走戏的节奏等情况,准确地计算出引-点的时间,从而避免对演员构成危险。
现场所有引爆线和炸点都汇接在烟火师手中的一个起爆器上,它就好像一个生死瞬间按钮,当演员从炮火隆隆的-点中趟过时,究竟是如何进行精确计算爆破的呢?
烟火师侯风景介绍说:“这个计算当然是科学的,比如说镜头一开始,我一秒炸一个炸点,炸完以后,我停上几秒,叫你走,这一秒多钟,这个抛射物能落到什么程度,最远的抛射物能抛几米远,用多大药量,要埋多深,要抛多远,我心里都是要计算的。假如没数,叫你瞎走,那不就完了?烟火不在多,要善用会用。像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中大的烟火场面都需要用1.8万人左右,但现在看一下电影效果,远不止是这么多人,这里就利用了导演、摄影、烟火等无限的扩充元素,部队从浓烈的烟火中跑出来,观众不知道烟火里还有多少人……”
要想解开电影烟火中魔术般的神奇之谜,还需要从电影烟火的拍摄现场和过去的电影中寻找和挖掘线索。
这一次,侯风景和他的战友承担了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影片《国脉》的烟火任务。早上5点多钟,运送烟火材料的车辆就从京城出发了,算起来行程只不过100多公里,但路上竟花了近3个多小时,究竟什么原因让他们花了这么长时间?
根据烟火材料运输的有关规定,各种不同类型的雷管、炸药及一切互相反应的药品为了安全,必须分类、分车辆进行运输;为预防碰撞和颠跌,还对司机规定了安全时速。这种规定和安全考虑是否多余呢?
烟火一词,在人们传统思维中,总是和危险联系得十分紧密,在一代代传承过程中,人们似乎对安全总是有着许多的叮咛。但它带给人们的毕竟还是喜大于忧,特别是在电影制作领域中的运用。那么,在电影烟幕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秘密呢?
“进配药间之前,要先触摸黄铜板,将身上所有隐藏的静电释放。”烟火师侯风景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中国电影的发展从1913年起至今有了91年的历史,虽说中国电影起步并不晚,但中国的电影烟火运用技术,相对起步较晚。正式成立电影烟火队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烟火人员、技术和艺术手段都在逐步成长,但这些进步有时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其他部门出现事故可以重拍,但烟火一旦出现事故,就是人身事故。有很多同事不是炸了手,就是炸了脚,还有的把整个演员都炸了。
电影烟火不像其他专业,在实际操作中的确潜在危险性。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危险呢?这次《国脉》摄制组出于对烟火安全的考虑,特意将烟火部门设在了远离剧组大本营,位置比较偏僻的一个空旷院内,几间闲置的房屋,经过打扫整理,就成了烟火部门的临时工作室。工作室内,不同的烟火材料按规定进行了分类、分区摆放。
来源: 北京科技报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