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响当当的“春官”——社火队的总指挥。
“大门楼子高院墙,两只鸡儿赛凤凰。
凤凰展翅人发旺,辈辈儿孙状元郎。”(此为春官辞,又称“仪程”)
这位“仪程高手”年纪虽然大了,再也不能“官衣风帽口条靴子”收拾起来亮一亮当“春官”的派头,但是随口一诌,也是韵味十足。难怪《花旦》小说的字里行间,透着野性与挡不住的生命力。
■地域文化催生“西海固作家群”
现在的西海固,人们对文学的感情深,创作者也非常多,以至于有专家把这里的作家称为“西海固作家群”。有关文化部门也相当关心这些创作者的创作。
整整一个上午,火仲舫都在如数家珍地说着西海固的作家们,除了石舒清等这些从西海固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他甚至能告诉我最近哪里有个大学生在写诗歌,哪里有位老农在尝试写长篇小说。
“我们这里有位青年叫于八十,他爷爷80岁时候他出生的,取了这么个名字。他写了一个长篇叫《温柔三部曲》。虽然这部小说还需要推敲,暂时也找不到发表和出版的机会,但是,咱们这个地方的年轻人,热爱文学,喜欢创作,那种精神,那付劲头,是最让我感动的事情。”
对“西海固作家群”,火先生有自己的看法。“经济上,西海固还赶不上自治区其它地方,更不要说和福建沿海比。”——福建和宁夏是“帮扶”对子,所以这里的人们一说起外面,总要想起福建——“但是说起文学艺术,西海固不比任何人差。如果说有‘西海固作家’的话,那就是我们这里特殊的地域文化造就的。”
西海固所在的今日固原市,历史上既为西北军事重镇,明代一度总领榆林、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同时又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因此固原人倒是当真说得起“当年也阔过”的大话。更何况,固原一直处在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这里的人们面对和解决了无数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使自己的地域文化打上了不同文明的烙印。
今天,回汉两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处与交融中,更是丰富和发展了西海固文化的内涵。
■了不起的隆德农民艺术家
“记者先生,你如果还想深入了解我们西海固的文化,那可不仅仅是几个作家几本小说,你更应该去看看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家。”根据火先生的推荐,我们临时改变了行程,把驻地从固原市区改到了隆德县城。
在刚刚成立的隆德县农民书画院里,我们看到了满满一展厅的当地农民的书画作品。隆德是“中国书画之乡”,一本2006年6月出版的《中国宁夏隆德农民书画作品集》,真让人不敢相信典雅纷呈的书画出自这里普通农民之手。
带着惊讶,我们走进隆德沙塘镇和平村的张喆生家,女主人把客人让进堂屋坐定。张喆生是远近闻名的篆刻家,这会儿还在打麦场上没有回来。室内砖铺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正中墙上挂着一副有了年头的中堂,房里熏香的味道使字画更显雅致。桌子上供奉着一幅清代举人的画像,后来我们知道,这便是张喆生的“先人”。
不一会,戴着草帽的张喆生回来了,放下抱着的半个西瓜,一定要请客人吃完。然后,大家一起来到他的工作室。一进门,我们就被震惊了:东墙挂的篆刻作品,地上的牡丹盆景,西墙上挂着小楷四条屏,分别书写《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前赤壁赋》和《岳阳楼记》,室内布置得气象不凡。张喆生拿出他自制的刻刀和石头:“这把刻刀,是一个部队的同志送给我的;这些石头,叫青田石,算不得好石头;不过这盒印泥非常好,要1000多元才买得到。”
我们到了另一位村民张炜家中,这家的艺术绝活是剪纸,同样地让我们吃惊。同行的一位女士仔细地欣赏一幅剪纸,忽然抬头说:“这剪出的八仙,张果老脸上的皱纹都有呢!”我在想,西海固的艺人们真的很了不起,怎么能让他们的手艺不失传,怎么能帮助他们的艺术也能有“经济”?那才真是一门学问呢。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 凯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