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海白塔奇妙仍存世间 肚里都装了啥宝物?
  • 揭秘特殊符号 京城著名景观的数字之迷
  • 北京城从一处高丘 一池湖水到几代王朝的中心
  • 战火纷飞朝代更迭 中国北京有几多?
  • 世界上最美丽最大的乳房--贵州双乳峰揽胜(图)
  • 有战国遗风的中国神秘部落:岜沙(组图)
  • 走近青藏高原三大古文物遗址
  • 残留城墙记录重庆古老传
  • 走进澳门主教座堂(图)
  • 返朴归真 行愿无尽――访赵朴初故居(组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绝壁上的史诗:永远消逝的三峡古栈道(图)

    这些都已经发生。无数景观和古迹默然沉睡于水底,归于彻底的沉寂,如同根本不曾来到过这世界,就像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绮丽多姿的三峡古栈道。作为三峡上最为深刻的人文景观,古栈道已然成为纯粹的历史,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我们对古栈道的追忆才刚刚开始。


    三峡古栈道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战国策·秦策》)

      在三峡大坝蓄水之前,当航船行驶在三峡峡谷之中,到处可见绝壁上的栈道。在风箱峡“风箱”一侧的绝壁上,镌刻着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梯津隶”、“开辟奇功”。这八个大字所描述、赞美的就是被称为“三峡三谜”之一的古栈道。

      栈道这种常见于险峻山区的道路形式,中国古已有之,而目前所知的最早记载是在战国时期。《战国策·秦策》中秦昭王的丞相范雎称“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可知栈道在当时已经十分发达了。相传秦国所修的金牛道,便是中国最早的栈道。当然,不止在中国,国外也有栈道。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唐玄奘取经路上越葱岭时曾过悬渡山栈道,这条所谓的栈道就是在悬崖的石壁上凿一些石眼,欲过之人手拿两个木橛子,双手交替插石眼而过。那种栈道,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力气,断然是过不去的。目前看来,栈道在中国最为发达,而且集中于山峦重叠、道路艰险的秦巴地区。(撰文/立山 刘卫国 任桂园 摄影/郑云峰)

      栈道分土栈、木栈、石栈三种,其开凿之难以石栈为最。在三峡蓄水之前,栈道上的石栏已然残缺不全,铁链也所剩无几,有些地方已经无法通行。然而,当年开凿栈道的钢钎钻孔依然清晰可辩,使人不禁想起当年工匠身依绝壁一锤一凿的艰难情景。

      毫无疑问,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古栈道的开凿。在三峡一带,山崇岭峻,滩险流急,交通历来都极为艰难。自战国以来,直至晚清,蜀中先民们为解决高山峡谷中的交通问题,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在绝壁之上凿孔架木、设栏盖棚,或者硬生生地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道路。峡区这类道路,主要有木栈道和凹槽式石栈道两种:木栈道是在石壁上凿孔,打进粗木桩,在露出的横木上再铺木板;凹槽式石栈道是在崖壁上凿出供人行走的“槽”。

      我们平常所说的三峡古栈道就是指这些石槽道。

      从远处看,这些栈道隐隐约约如羊肠小道,大部分路段只有一米来宽,最宽处也不过两米左右,像是一根细细的腰带,高悬在离江面数十米的悬崖峭壁上。这样的栈道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山区道路,在陕西、四川、重庆、湖北交界一带较为集中。这些表面简陋的栈道就此将几乎不可逾越的天堑变成了通途。

      三峡古栈道全长五六十公里。瞿塘峡段从奉节县草堂河口东岸起,至巫山县大溪对岸的状元堆山,长约10公里;巫峡段从巫山县对岸起,至川鄂两省交界处的青莲溪止,长约30公里;其余则零星分布在西陵峡中。资料记载,栈道凿成之后,路面一度较为宽阔,车来马往,纤夫可与轿工并肩而行;后来由于岩石风化,栈道变得越来越窄。

      在漫长的古代,长江是中国通行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通道,从上游到下游及其支流,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水上交通网络。然而,三峡水路之险也闻名天下。湖北巴东县90多岁的船老大谭邦武说,上起奉节,下至宜昌,凶滩恶水,每年至少有1000多人葬身江底。这样的状况,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葛洲坝工程建成、水位涨高之后才改变。在过去,由于水路的凶险,尤其是洪水季节,经常要封航,封航之时,商旅往来就要靠江边的这些栈道。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沿江公路的修建和长江通航条件的极大改善,这些早已风化的古道大多被废弃,鲜有行人问津,只有徒步穿越三峡的旅行者偶尔造访那里,保存较好的也仅有奉节往东瞿塘峡内的一段,通行相对容易。

      这些石槽道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观,而石槽道在三峡地区不仅最典型,且留存最多,在瞿塘峡内最长一段就有200多米。此外,这条道路所使用的很多工程手法,在今天的公路建设中还在大量使用,比如使用炸药开路,采用与碥道类似的隧道,路面的高度要考虑洪水水位等。而这条道路开通的最大意义,一是沟通了巫山和奉节之间最直接的联系,二是给瞿塘峡创造了非常好的纤夫道,间接促进了水上航运的发展。

      但如今,它已经沉睡在波澜不兴的江水之下了。

      湖北巴东县90多岁的船老大谭邦武见多识广,关于三峡,他如数家珍,他说,上起奉节,下至宜昌。凶滩恶水,每年至少有1000多人葬身江底,如果没有栈道,死的人可能更多。

    (第1页,共3页) 页码: 1 2 3 下一页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