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地理》3月18日文章发表《关于“营”的传说》,其实北京以“营”为名的地方尚有很多———
让我们先看看《辞海》第1732页,“营”字的第一个义项是这样写的:“军队驻扎的地方。如:安营扎寨。”
北京地区以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公元936年“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出卖给契丹“父皇帝”耶律德光,契丹将幽州升格为五京之一的“南京”以来,北京地区历经辽、金、元、明、清连续五朝皆为国都,更是军营林立,壁垒森严。谚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纵然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或者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古老的军营还要化做地名,流传人间。
北京地区最资深的“营”,首推顺义区的“高丽营”,是公元645年唐太宗亲征高丽班师后,安置归顺唐朝的高丽将士及家属的地方,已有1300多年了。
辽、金时代,粮食经船运到京郊,在坝河码头换用骆驼驮载进城,因此在码头建有骆驼房。押运粮食的都是军人,他们的营盘叫“驼房营”,在今酒仙桥地区的坝河南岸。
1272年,忽必烈建立元大都。如今在圆明园西侧有个“骚子营”,曾是蒙古兵军营,因汉人蔑称蒙古兵为“骚鞑子”而得名。
1368年,明朝朱元璋称帝这年,大将军徐达拿下元大都,派副将军常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