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腐乳厂原是清朝皇陵
  • 白塔寺旁 看小戏
  • 武英殿里的历史过客
  • 老北京老字号:广德楼、内联升、同仁堂
  • 卢沟桥自古与兵有缘
  • 织女河变成广场地道
  • 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 邱处机生日逛白云观
  • 帝王权威为何是九五之尊
  • 被帝王们篡改的北京地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国图分馆洋人设计

      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西侧、文津街7号的国家图书馆分馆,以前叫“北京图书馆”,1931年建成时叫“国立北平图书馆”。该馆基址在明朝时,与北海同属西苑禁地,曾是皇帝游乐的玉熙宫,宫内设有宫廷戏班及演戏的场所。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洛阳,杀死了崇祯皇帝的叔父朱常洵,消息传到北京时,崇祯皇帝正在玉熙宫饮宴,闻此凶讯,“大恸而罢”。从此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崇祯皇帝再也没有心情到玉熙宫游乐了。

      清朝,这里一度成为御马监,为皇帝养马的御马场。民国初年成为陆军部管辖的军营和操场。

      1926年,当时有美国背景的“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决定在此兴建图书馆,经向陆军部交款两万元之后,取得了土地使用权。基金会招标收到17份设计方案,经美国建筑学会评审,选中了外籍工程师莫律兰(Molev)的方案,基金会遂聘请莫律兰为主持图书馆建设工程的建筑师,于1929年5月奠基(奠基石至今仍嵌在图书馆主楼的西侧台基上),1931年6月建成。

      这座当时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虽然是由洋人设计建成,其外观总体风格却采用了中国宫殿的传统样式,与东面的北海、南面的中南海建筑景观融和协调。正门是绿琉璃瓦顶三开间朱漆大门,主楼两层,呈“王”字形平面,前、中、后三座楼由中廊贯通,前楼绿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