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第三进佛殿之前,是七层六角。这四座后建的塔,分处四隅,拱卫着大延圣寺开山祖师海慧之塔,气势颇为壮观。
在银山上下,还建有众多安放历代僧人遗骨的覆钵式石塔,至今保存完好的尚有11座。这些大大小小的砖塔、石塔,统称为“银山塔林”。
大延圣寺,后毁于战乱,佛殿僧房均破败,但寺院中的五座砖塔一直矗立于断壁残垣间,幸无大碍。
明宣德四年(1429年),宫廷司设监太监吴亮,于大延圣寺原址重建寺庙,并于正统二年(1437年)由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法华寺”。
此后,法华寺曾于明成化、正德、嘉靖及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明朝的正统皇帝及正德皇帝都曾到过法华寺。如今,在倾颓于寺址中的大量的残碑断石上,还可以辨认出有关这些史实的记述。
日本侵华期间,日寇曾在银山附近开采锰矿,并在银山西边的湖门村建造炮楼。为掠取建造炮楼所需的砖石木料,野蛮的日寇拆毁了法华寺的佛殿僧房。
幸而五座金代砖塔逃过此劫,后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于198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2年得到修缮。(北京青年报)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