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东单西单的名称来历--只因牌楼就一个
  • 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
  • 穿衣戴帽话西关
  • 张之洞死在白米斜街11号院
  • 动物园里住过宋教仁
  • 送礼就送全聚德鸭票子
  • 康熙帝御赐香岩寺 乡民至今仍称香粉寺
  • 西山脚下究竟有多少皇家园林
  • 顾炎武祠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走访名人旧居:广州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沙面:昔日广州洋人街

    年,“五卅惨案”激起国人义愤,广州和香港工人举行了省港大罢工,沙面的洋务工人也参加了罢工,6月23日,广州工人、学生等10万人游行,行经沙基时,被驻在沙面的英国、法国侵略者血腥屠杀,酿成“六二三沙基惨案”,沙基马路便改名“六二三路”,以纪念死者,铭记国耻。

      与洋人在沙面的奢华生活相比,一般中国洋务工人地位低下,收入微薄,但沙面当局规定工人衣冠整齐,穿着白衣,但他们住在又黑又小的工人房,当时女子嫁给洋务工人,自嘲“白衫有得洗,肚饿有得抵(要挨饿)”。
     
      中国最早蕃客街的形成

      唐朝盛世,广州成为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塞,外国使节和商人鱼贯而来。他们来时满载当地特产,在广州卖出,然后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回国。不过当时木帆船凭借风力航行,海上航程必须等候季风,一般冬春季节靠东北信风扬帆而去,夏秋间借西南信风鼓帆前来。因此,借西南信风抵达广州做生意的商人或者外国使节往往需要居住几个月,才能借东北信风回来。这期间,他们需要食物、借宿,同时采购准备回程货物,广州官府为了管理这些“蕃客”,为他们开辟了居住区。一些外商来广州后,干脆就不再返回,在官府划定的居住区里定居,成为广州早期的侨民,称作“蕃客”。随着“蕃客”越来越多,官府便在城西即今天的光塔路一带,划定一个外国侨民居住区,称做“蕃坊”,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外国人居住的街道。

      沙面街:外国建筑群展台

      鸦片战争后沙面沦为租界

      在中国,上海黄浦江边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在广州西面珠江边的沙面,也有一处汇集多国建筑的“洋楼区”,错落有致的外国建筑群散落绿树如荫的街道。

      走在沙面街,林荫遮道,江风徐徐,即便在仲夏,也少有骄阳当头焦热烦躁的行路之苦,反而在百年古树的庇护下,不经意间使人放缓脚步,细细观赏起四周建筑来。

      早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进入沙面之初,他们便把良好的规划书写到了这处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除领事馆、商行、公寓外,教堂、医院、学校,以及球场一应俱全,在建筑之间有草坪院落间隔,楼层大多不高,沿路树木葱郁,行走其间犹如走在展示建筑群的公园里。

      在今天的沙面,仍然有诸多涉外机构办公,一群中国人排队等候出国签证。沙面对外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

      沙面的盛衰与中国近代史开篇之战鸦片战争密切相关。1842年清政府败北,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在第二年的《虎门条约》中允许英国人在五口租地盖房,永远居住,这就使租界合法化。由此,1854年开始,英国先后在上海、天津、广州设立租借地,与美国、法国分别签定《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夏条约》)、《黄埔条约》后,殖民者取得了在中国通商、泊船、租地、建楼、传教等特权。

      这时英国便蓄意在广州设立租界,曾向两广总督府提出在西濠口划地租界,当时清廷官吏推脱当地居民不少,搬迁起来麻烦,拒绝了英国人提议,但英国仍然屡次交涉。1859年,英国提出辟沙面作为租界,两广总督黄宗汉终于屈服,但承诺先由中国方面在沙面北边开挖一条宽30米1.2公里长的小涌,把沙面与租界外沙基分开,建东、西两座桥梁与沙基往来。

      当年得到英国认可后清廷首先迁走原来在这个沙洲上的居民,拆毁了炮台,把曾经抗击外敌入侵的炮筒埋掉。两年后,工程完成,两广总督劳崇光屈辱地与英国领事洛巴特签订了《沙面租界协议》,规定沙面作为租界,给予英国、法国两国,英国占地44英亩,法国11英亩,每亩年缴地租1500制钱,而中国政府必须放弃对沙面的一切权利。自此,沙面沦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一个据点。

      土地拍卖多国迁入沙面

      沙面五分之四的领地属于英国租界,英国把租界划成82个区,建了领事馆、教堂和公共设施,剩下55个区拿出来拍卖,规定外国人都可以竞拍,然后按照不同地段收取3500元至9000元不等价钱,坐地收钱,拍卖获得了24.8万元,凡竞拍得到土地的人,以英国女皇的名义发给地契,称作“皇契”,皇契规定土地使用期限99年,但如果将拍得土地转租或者让中国人居住,协议将失效。

      租界出售后,拍卖到土地的业主即开始大规模建设,英国也加紧修建了领事馆、基督教堂。1865年,英租界初成规模。这一年,英国领事馆搬进了沙面。随后,美国、葡萄牙、德国、日本等国陆续迁入,原本在香港和广州开设的银行、洋行,纷纷在沙面开设分行,或者干脆迁移到沙面开业。

      法国的租界启动则比英国要晚。在1888年之前,法国人忙着修筑浩大的天主教堂即今天一德路上的石室,等石室天主教堂和附近的育婴堂、屋舍完工后,才开始将精力投入沙面租借地。在沙面,法国人修建了法国驻华领事馆、天主教堂、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等楼宇。第二年,法国人也把未开发的土地像英国人一样拍卖。1890年,法国领事馆迁入沙面后,法国租界地内逐渐也像英国租借地一样,楼宇林立,洋行遍布。

      英国和法国人在营造租借地之初,就提早做好了规划。在沙面,两国先后建了沿江公园、网球场、游泳池、酒吧间,同时也不忘艺术享受,建造了露天音乐台、影院,虽然沙面只有弹丸之地,但西方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和国内同样的便利生活。在南面江堤边,他们还建了一个小型码头,方便外国人水上出入,而一些外国要人,便可以从停泊在白鹅潭上的军舰转乘小汽艇直接登上沙面,不须经过中国海关便进入中国境内。

      英法两国在沙面都设立了管理机构,下设巡捕房,英国租界大约有30名巡捕,为了保障他们在沙面的安全,殖民者在沙基通往沙面的东桥和西桥设了铁闸,派警员把守,还在桥旁修建了碉堡,架设枪炮,以停泊在白鹅潭上的军舰为后盾,殖民者在沙面“独立小王国”,享受着殷殷绿色。

      在沙面,英、法、日、美、德五国开设了九家银行,除了做一般银行业务外,还炒卖金融票证控制货币市场,在中国发行货币兑换中国的黄金、白银,装运回国。同时沙面还开设了30多家洋行。

      今天的沙面留下了53处文物建筑物和构筑物,连同当年形成的街巷布局、河涌、古树,构成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一批国内外投资者相继前来建设多元素、高档次的餐饮、商场、娱乐文化和会展场所,沙面已经成了广州旅游业的一张名片。(南方日报)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