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子。另外,在一些角落里还散落着数个麻石柱础,据说这些柱础当年是用来配合练功的,现在或是闲置在一边,或被居民放置花盆等,成了现成的花架。柱础有的完整、有的局部缺损,从完整的柱础来看,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既美观又实用。
李小龙祖居
现址:恩宁路永庆一巷
开发:将恢复旧貌开办展览馆
该祖居在荔湾区恩宁路永庆一巷,紧邻恩宁路路边,和粤剧会馆八和会馆不过几十米距离。记者看到,房屋主体建筑保留较好,该屋是西关大屋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风间隔,分为正间,书偏。坐南向北,三进深,面宽约8米,进深约21米,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目前无人居住。
据有关人士介绍,荔湾区计划对李小龙祖居进行开发,目前在对外招商,拟引进资金,恢复其旧貌,并将其开发成李小龙展览馆,陈列室、俱乐部。
从已做好的设计方案上看,祖居将从外形、室内进行重修。祖居外形分两部分,一部分由门廊、窗户组成,门廊带西方建筑风格,门口有两大圆柱,屋顶呈锥形连绵开去,形成波浪状态。门、窗呈长方形,漆成红色。另一部分低于门廊,主要用青色,给人威严、肃穆之感。从室内来看,主屋有西关大屋的感觉,张贴了李小龙的剧照及生活照,带来一些现代感。陈列室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设置了陈列柜展示其有关个人物品,墙上贴满了李小龙的生活照片及其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出的硬汉形象剧照,让人在追忆之余暗生敬慕之情。另一陈列室则类似当年李小龙的练功房,屋内空旷,有李小龙当年练习用的器械。
黄飞鸿武馆旧址
现址:西关七甫水脚
现状:当年武馆风貌荡然无存
文物普查中发现,广州西关七甫水脚是黄飞鸿武馆旧址,遗憾的是,当年武术馆建筑已被拆除,原址上现为住宅楼,当年武馆的风貌已荡然无存。
荔湾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阮桂城告诉记者,普查中新挖出不少关于黄飞鸿的故事,值得一提。16岁时,黄飞鸿开始移居广州,当时铜、铁行工人集资为他在西关七甫水脚创设武馆,向工人们传授武艺,漂泊多年的卖武生涯才得以结束。两年后,开始有点名气的黄飞鸿还被“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1882年,黄飞鸿开始在军中任职,当时被广州水师聘为武术教练,后来还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30岁那年,黄飞鸿辞去了军中的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开设了一个跌打医馆“宝芝林”,门前悬有一副对联:“宝剑出鞘”。
方世玉比武擂台遗址
现址:医灵前小学
现状:上世纪60年代后被拆除
方世玉是广东民间流传的少年英雄,事迹大抵反映在清代的武侠小说中,无法证实其身份真实性。然而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其在西禅寺团结一伙师兄弟行侠仗义,搭擂台比武的遗址却在文物普查中“浮”出水面。
据阮桂城介绍,西禅寺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由经略使周自强兴建,寺宇曾因战乱被毁。景泰三年(1452)进行修复,御赐“龟峰禅寺”。现市第四中学内存有一石龟长2米、宽1.2米,为原西禅寺之故物。石龟的龟头被打烂,据石龟背上原托有一块石碑,记载了西禅寺建寺过程,后石碑被毁,空剩一块碑座。当年其搭擂台比武的遗址在医灵庙(今医灵前小学)位置,有老人家称,擂台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有见到,但之后已被拆除。
人物简介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近代著名爱国武术家。广东精武体育会在1919年8月设立于桨栏路,一直延用到1927年。会馆馆址另有两处,一处在今人民南路以13号为中心的一座楼房的三楼,另一处为今人民中路384~388号的地方。
●李小龙(1940.11.27-1973.7.20):为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其祖居就在恩宁路永庆一巷。
●黄飞鸿:出生年份一说是1847年,一说是1856年。现实人生里的黄飞鸿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今市一人民医院)。(信息时报)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