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大道南、全面展示南药文化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经过将近3年紧张筹备建设,近日进入最后布展并将于今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从此,中国最早制药老字号“陈李济”有了自己的博物馆。
老店创建两创始人因一包银子结义据素有“陈李济活字典”之称的退休老工人谭源深介绍,陈李济两位创始人之间还有一段“拾金不昧”的故事。相传在404年前(明朝万历年间),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天,李升佐乘船经商归来,船靠岸后发现一包银两。李在码头久久等候失主。片刻过后,便见有一人十分焦急四处寻找,此人正是失主陈体全。李当即奉还银两,陈感李情高谊厚,遂结为深交。陈将遗银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陈李合作,同心济世”之意。
蜡壳工艺奠定广式中药地位“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是句清朝民间俗语,凭着雄厚的资金基础和领先的制药技术,适应南方潮湿气候耐保存包装被陈李济人发明了,首创蜡壳包装工艺,以蜂蜡、木蜡混合着的球形密封包装,成了当年中国中药同行“领导药品包装新潮流”的盛事,亦引发那时北京、杭州等地中药包装的重大革命,起初因工艺复杂而先用于贵重药品,至近百年间才为全国制药业广泛应用。
后来实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