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唯一建在水上的明清建筑民居———增城新塘镇瓜岭村,虽经数百年沧桑雅韵犹存。记者昨天探访,无意中还了解到瓜岭侨民黄国民与孙中山交往的一段逸事。
走进瓜岭村,穿过现代小洋楼,是整齐的青砖青瓦、沧桑的麻石路面。11条麻石巷,把200多间古民居整齐地“切割”成棋盘状。20多米高的“四角”碉楼高高耸立(见图),点缀其中。占地不到100亩的小村落竟有8间祠堂。从高处俯瞰,村落周边种植了大片果林、禾田,清溪流淌,一派安详的田园风光。但许多荒废房子的屋顶已经坍塌,剩下的大多经过改建,古代的青瓦青砖与现代的红砖泥墙混为一体。
据瓜岭村黄书记介绍,瓜岭村始建于明朝成化初年,距今500多年。以前周围全是水泊,村民每天划着小船,经过纵横交错的水网出外耕作。但1985年瓜岭村建起安东大桥,结束了“撑渡”过河耕作的时代。曾环绕村落的护城河,如今仅剩村子东面宽约20米的一条河涌。
黄书记说,瓜岭村除“鱼米之乡”的美誉外,还是增城有名的华侨之乡—————全村600多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却有3000多人。其中,以支持孙中山革命,并与孙中山私交甚深的黄国民声名最盛,影响最大。
据说当年侨居新西兰的黄国民,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感召,四处发动华侨支持革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际,黄国民被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