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走马成都桥下风光独好[图]
  • 快速路出口有个古村落[图]
  • 十三行 高第街:巨贾与大宅门
  • 广州404年沧桑老字号陈李济
  • 南汉离宫别苑在麓湖路?
  • 大东门古当铺命运如何
  • 颐和园有支昆曲湖舰队
  • 北京风俗一条街:荣宝斋
  • 北京的大院生活
  • 144年前 清漪园是如何遭劫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水泊侨乡瓜岭村雅韵犹存

    被电召回来参与建国工作,还曾带着地道的增城年果给孙中山拜年。后来更积极支持其兄在瓜岭村创办瓜洲小学,大兴教育。

      在瓜岭村村委会,黄书记提供了许多黄国民与孙中山交往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华侨讨贼军第十路军司令部军需长”一职的委任状以及黄国民夫人逝世时,大总统府的“唁函”信件等。记者在村中找到了黄国民的故居。但由于长年失修,房屋破败不堪,仅能从装饰门窗的欧式圆拱形建筑中,略窥当年的气派与辉煌。据村民介绍,当年孙中山送给黄国民的一面镜子,如今仍保存在故居中。

      据了解,凭借传统建筑、侨乡加水乡的独特风貌,瓜岭村去年被广州市立为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今年8月,被文物专家评为有观赏、保护价值的广州华侨人文景观之一。其中名为“宁远楼”的“四角”碉楼更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建议,可对瓜岭村古建筑群进行整修,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建设园林、码头、小桥等,结合碉楼开发旅游资源,还可在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城市政府有关部门也表示,目前正组织专家进行调研,开发瓜岭村的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指日可待。

      但记者在村中看到,昔日村民引以为傲的波光粼粼的景色,已被污水取代。村民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河水仍清澈见底,跳到河里摸鱼虾曾是当地人的“饭后娱乐”。可自从河上游建起了漂染厂和电镀厂后,这样的情景就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希望,政府也积极保护并还原当地的原始生态面貌。(羊城晚报)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