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聚居的地方。这里散落着唐氏族多个宗祠,也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锅耳房建筑。当年有一条古路贯穿兴贤里,古路叫做晋阳古道,原来古道口建有门楼,现在门楼不存,但石额尚在,上书“晋阳古道”四字,虽然只是村内的一条普通土路,但名称却很古雅。
现在古路已经被宽阔的水泥路面代替。一路走进去,可以见到不少锅耳房建筑。上面都有漂亮的灰雕和砖雕,一些梅花图案的灰雕凹凸有致,朵朵红梅迎风而开的形象颇为生动,装饰在灰色墙壁上,颇为醒目。
我们走进了姓徐的老婆婆的家,三间两廊式布局,两廊两边分别开门,天井宽敞,所以感觉开阔。其中一廊中摆放门神,神龛两边对联写道“门从积德大,官自读书高”,也表达了百姓谋求功名和行善积德的朴素愿望。神龛两侧有些吉祥花纹的木雕,枝枝叶叶,颜色黑亮,纹络细致。
兴贤里青云巷的纵深不长,因为村内还是以新的建筑为主,在徐婆婆旧屋的旁边,就有新盖的三层小楼,与古屋色彩对比强烈,又是门对门,从隔壁村嫁到兴贤里,已经过了六十个春秋的徐婆婆穿行其间,也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流逝。
隐秘地图?文教村不止一个
你如果问附近的村民,文教村在哪里?他们会问你,哪个文教村,是大文教还是小文教?
文教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分别是文教、凤凰和姓叶。其中下属的自然村文教村又称小文教村。与之一河相隔的大文教村则隶属白岗行政村。小文教村原名是小运村,后来村里的文人觉得名字不够雅致,所以改成文教村,以凸显重视教育之意。相应的,隔壁的大运村也改成了大文教村。
尽管村民现在仍旧习惯称呼两村为大文教村和小文教村,但实际上,小文教村的规模要比大文教村大很多。正所谓“大的不大,小的不小”,颇有情趣。因为是习惯使然,所以现在也没有人去更正大小之名。
唯见风物 从文教麻到乌心蕃薯
解放前南海一带就流传“文教麻,孔村瓜”的民谚,意思是说文教以种植黄麻著称,黄麻可用来打牛绳缆。解放后,文教的冬瓜、粉葛和槟芋都大量出口。近年来,文教又从广西引进乌心蕃薯,并被评为南海市的乌心蕃薯品牌村。
地方简史
文教村隶属南海和顺镇。
和顺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南海市东北部,东经广和大桥与广州市相连,北接花都市,距新机场10多公里。
文教行政村位于和顺东南,与广州市郊的鸦岗相接,文教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
村游直通车
●自驾车从广州市区出发,上广清高速公路,经潮阳出口到石井鸦岗,然后转向广和大桥,下桥即是文教村。
●从南海到文教村,也有多路公共汽车可以选择。
外来人的村庄
文教村最初的村民是唐姓,明代从珠玑巷迁入,现在文教村也以唐姓村民居多。
以后陆续迁来的村民包括从广州龙眼洞迁来的王姓、从广州彩虹桥迁至孔村后分支又迁移至此的孙姓、从福建蒲田迁移来的蔡姓等等。
伤物感怀 一段不完整的历史记忆
在文教村,有关历史的记忆已经变得并不完整。
尽管文教村仍旧保存着岭南乡村的风貌,整齐优美的田野,随处可见的水塘,处处有着线条清晰的、用竹竿搭建的种瓜果的架子,从公路上转下来,路边都是白色的野花和金-的丝瓜花,躺在路中央的漂亮的小白狗并不怕车。
但这里已经融入了太多城市的气息,毕竟,位于南海北部的文教村与广州只有一步之遥,通向广州的广和大桥就在村的东边,佛山的一环路从村里经过。
透过钢筋做成的窗户,在新的楼房的映衬下,古屋在阳光中虚假得就像一个童话。
小村纪事 以“文治武功”装饰的村庄
在文教村,古建筑并没有连成片,我们的思路可能一次又一次被打断,不过仔细观察,仍旧能够发现,灰白的锅耳墙躲在青云巷中的水井旁,散落在村庄中的宗祠与书院远远地互相呼应,讲述小村的过去。我们就这样穿行在其间,寻找着历史记忆的碎片。
小文教村的尚“文”
从运村到文教村,寄托了村民对礼教的重视。整个文教村有私塾六间、孔氏书院一间及梅松书舍等等,处处透露出浓郁的读书气氛。
现在保存最完整的是兴贤里的兴贤社学。兴贤里在文教村南部,在这里居住的村民大部分姓唐,兴贤社学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建筑,在村口大榕树前面,位置相当显赫。建筑正门横额上书“兴贤社学”四字,右边题款是明万历年建。可见唐姓村民迁移至此不久,就开始了社学的兴办。
最有趣的是社学大门两边挂的对联写的是“青山缥缈参天秀,绿水萦回特地朝”,似乎又和读书没什么关系,据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社学就同时也兼有土地庙的功能,里面供奉的也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社学是族人议事和读书的地方,与土地庙嫁接在一起,倒也表现出别样的情趣。
文教村东南,原来建有一座文笔塔,上世纪七十年代拆毁,因为拆毁的年代还不算久远,所以在不少村民的老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文笔塔的影子,这座塔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青石建造,六边形,四层,高39米,形似巨笔,为村子读书人祈求功名或者父母求菩萨保佑子女学业有成的地方。
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塔曾经是文教村的象征。据说以前外出谋生的人坐船沿珠江到郁江一路回到家乡,每当船行到两江交汇被称为海口的地方,就已经可以远远看到文笔塔了,远行的人就知道家乡快要到了。
现在文笔塔遗址建有自来水塔,自来水塔比原来的文笔塔要高,也更实用,但却少了几分象征意义。
社学和土地庙建在一起,文笔塔变成了自来水塔,但文教村的文脉却是一路沿袭,民国时期,兴贤里有一个叫唐应流的人曾经留学日本,当过孙中山的秘书。上世纪五十年代,文教村三槐里王少礼培养出“一门九学士”,九个孩子全部读大学,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大文教村的尚“武”
现在村民中仍有大文教村重武,小文教村重文的说法。大文教村重武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位武状元姚大宁,而事实上,姚大宁考试文章也写得好,是文武全才。传说在嘉庆年间的武科赛场上,姚大宁舞动80多斤的九环大刀呼呼生风,但最后一招大刀脱手,他急中生智,伸腿踢刀,双手接住,据说这让他获得武状元的最后一招就是当年他登上文笔塔所看到的“魁星踢斗”的建筑装饰而获得的灵感。从这样的传说中可以看出后人对“文武全才”的认可。
在大文教村,还可以找到当年的状元府,现在仍旧由姚氏的后人居住,状元府也是普通的三间两廊的格局,不过与普通人家不同的是,全部是青条麻石砌墙直到天花,而不是只砌墙脚。显得更加气派。
据说在状元府前面曾经有一个武馆,背后则是跑马场,当年的族人也有在此习武的习惯,而在府第前面,本来应该有一座牌坊,现在牌坊已经倒塌,倒是留下一块石头门额,被放在姚氏的宗祠当中,上书“状元坊”三个大字。
在大文教村,我们还拜访了姚大宁的后人姚仕祥,他还保存着姚大宁获武状元以后的几件官服。在姚氏宗祠中,他郑重地打开包着官服的包裹,几盒火柴夹在官服之内,据说是利用火柴来驱虫防蛀以及防潮。保存下来的六件衣服中四件是男装,其中较新的一件官服是用明黄缎子裁就,绣有金龙图案。另外两件是女装,可能是姚大宁夫人的衣物,刺绣的手工都相当精细。
姚仕祥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颇重的铁环,据说是姚大宁九环大刀上的一环,而大刀以及其他几个铁环早就不见了。他只记得以前宗祠中摆有族人习武的刀枪棍棒,有只铜棒印象中有几十斤重。
今天村里人已经没有习武的古风,但我们看到宗祠内挂着最近不知谁家办喜事留下的对联,“能文能武贺万代合鸣,宜家宜事祝百年好合”,可见能文能武仍旧是村民对传统的眷恋。
瓜田夜话 码头仍在迎来送往
文教村原名是小运村,附近就是大运村。从名字看,两个村子与水的关系相当密切。今天走出文教村,转向和顺镇城区,还要经过一条大河,名为西南涌,是北江的支流,两村之间有条大涌绕村而过,最后就是流入西南涌。文教村东南,即乡人所说的涌口,也就是村内的河涌与北江的交汇之处,历来就有码头,有船舶往来于和顺与广州之间。
因为水路交通便利,所以小村从建村开始就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没有绕村而过的城墙之类的建筑,村内道路通达,有晋阳古道连接内外交通,村口江边有风雨亭,今天风雨亭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块石牌,在河边的建筑物旁,但这里仍旧是码头渡口,仍旧迎来送往。
据介绍,风雨亭建于清光绪年间,最初是一座砖瓦木石结构的平房式凉亭,想来也相当朴素,但当地村民乘船外出或者回来,总可以在亭子中落脚休息。
站在当年风雨亭的位置,江面开阔,微风吹过,相当凉爽。隔江而望,可以见到对岸的南洲村,村边临江一带有片片竹林,风景秀丽。据说当年的风雨亭内悬挂的对联写道“绿树有情留过客,青山无语笑劳人”,是对这一带风景的准确描述。今天想来,风雨亭不在了,当年的江上往来穿梭的船只也不知现在何处,就只有江水依旧,不改东流,倒也让人有几分沧桑之感。
小村人物 民间医生新园大姆
除了武状元,大小文教村还出了不少知名人物,其中被称为新园大姆的女性,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当地有名的喉科医生。最富有传奇色彩。
新园大姆的名字叫做招少榴,她嫁给了当地的阔少唐梓明,唐的叔叔曾经建造了一所园子被称为“新园”,叔父将新园交给唐梓明夫妇居住,当地人唐梓明为大伯,招少榴自然被称作是大姆(大婶),为与其他大姆区分,又特意称她为新园大姆。
唐梓明曾经学医,读五官科,学成之后在本村当过挂牌医生,而新园大姆颇得其夫真传,研究出一套治疗喉疾的办法,在当地名气渐响,当时不但是四乡而且远至省城,都有人找她看病。
新园大姆在1966年去世,医药秘笈未及留下。(南方都市报)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