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history/UploadFiles_9744/200701/2007119113331542.jpg" width=135> 虽然同世界杯时间上有交叉,但铁杆影迷仍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师生情深 6月18日, 周日,北京气温升至近36摄氏度,再创2006年京城气温新高。下午6点,中国电影资料馆门前,一些文化青年内心的温度也窜至新高,静静地守候着于贝尔-苏佩,为期半个月的2006法国纪录电影展将在他的《达尔文的噩梦》之后圆满落幕。 由于堵车,于贝尔-苏佩比原计划晚到了半个小时,一下车就与提前到达的老师科洛尔(音译)拥抱在一起。科洛尔在巴黎大学教影视,他对记者说,作为于贝尔-苏佩15年的老师,两个人之间早已超越了师生之谊。在其后的答记者问以及同现场观众交流的环节中,二人随时关照,不时流露出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 放映影片之前,于贝尔-苏佩和老师一起接受了简短的专访,本网记者请科洛尔“简单评价一下自己十多年的学生”,老师很谦虚,说“在拍纪录片方面,他(于贝尔-苏佩)是我的老师。”科洛尔坦言,“他拍这部片子(注:《达尔文的噩梦》)出名以后,我们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我们更像朋友了。”于贝尔-苏佩对此的解释是,“当时有人说我拍这部片子是受某个利益集团驱使进行的-性的宣传,这时,我的老师站出来为我辩护,‘这是从客观角度反映社会真相,我的学生在做电影,没有做-’” 107分钟的片长对观众是一个同压抑心理做斗争的过程,于贝尔-苏佩用4年的时间(他自称是“生命的十分之一”),一部DV外加一个话筒呈现出了种种苦难。不仅仅是非洲的苦难,不仅仅是黑人的苦难,更不单单是鱼的苦难,从很多画面后依稀可听到于贝尔-苏佩“全球化危险”的呐喊。 接受媒体专访,二人互相鼓励 和观众交流,老师公开赞赏学生直面现实的勇气 作为一个导演,于贝尔-苏佩能用镜头提出问题,反映问题,但他无力解决问题,他称“耶稣也不能拯救人类”,拯救人类要靠“人类自身对自己更好的认识”。《达尔文的噩梦》传递出的信号以及于贝尔-苏佩的悲悯气质和批判精神打动了现场观众,在观众交流环节,有人递上纸条,上面写着“向法国优秀知识分子开创的传统致敬”。 影展已然落幕,留下来的思考长久存在,纪录片的魅力亦在于此,正如他们说的“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更多图片>>> 于贝尔-苏佩一现身,有貌似文艺女青年的观众惊呼“帅哥”。看来一个瘦弱腼腆忧郁的四十岁男人,只要他有着温柔的眼神,平易近人的举止,就可以当帅哥。 |